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皇墓经济学”离文物保护渐行渐远
www.fjnet.cn?2010-01-20 09:08? 朱四倍?来源:工人日报    我来说两句

资料图片

相关评论:别叫古墓经济,叫“文化产业”

刘备墓到底在彭山还是在武侯祠?继日前四川眉山市彭山县牧马莲花村村民联名上书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局,请求对莲花坝皇墓进行勘测、挖掘后,彭山县近日向社会发出“征集令”:征集与彭山县牧马莲花村莲花坝皇墓有关的文献、文物等资料。(1月18日《成都商报》)

“征集令”让人看到了一种官方和公众之间的互动:一边是官方发出“征集令”,一边是众多村民“纷纷表示回家一定要好好找找”,谁让“说不定家里的米缸就是国家一级文物”是个诱人的由头呢?

这样的互动意味着什么?依笔者之见,这是官方和民间在“皇墓经济学”上达成默契的结果。事实上,“曹操都出来了,刘备还在彭山躺着好寂寞”说法的背后,寂寞的或许不是地下的刘备,而是彭山县牧马莲花村的村民和当地相关人员。

如此景象我们似曾相见——从六个省明争暗抢“牛郎织女”故事,到十几个城市虎视眈眈于“梁祝故里”传说;从炎帝,到老子、孙子;从司马迁、董仲舒,到诸葛亮、王安石、袁崇焕……这些人被诸多地方乐此不疲地争抢,上演了一幕幕政府带队、专家挖空心思论证的“话剧”。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