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编外警察讨薪讨的是“白员”债
www.fjnet.cn?2009-12-30 10:35? 付瑞生?来源:钱江晚报    我来说两句

19年,编外警察李学民终于讨到了第一份工资。12月29日《大河报》报道,在省领导的过问下,从2010年起,相关单位按月拨专款给淮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一级警司李学民发工资,但是他的编制问题依然悬在空中。

靠小生意养活丈夫的妻子肯定要抱怨,撇开李为事业奉献青春不谈,19年,按照《婚姻法》也可以成为事实婚姻,但是,李学民上上下下领导却可以对这段眼前的事实视为不见。

虽然所有的推脱之词都不符合《公务员法》和《劳动合同法》,但是正如该县人事局局长说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真的很难,这不是一两个人说了算的事儿。说到底,法律说了不算,根本上还是要官本位的人治说了算。

说来说去,李的软肋在于没有编制。编制就是官和民的界限,没编制只能受欺负、挨白眼,谁让你根不正、苗不红?怨不得领导。这样的群体在中国历史上一直生存在身份的夹缝里,要想一朝一夕正名还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相关部门把所有责任归到李的父亲身上,当年他不该狸猫换太子,把儿子私下里从其他单位安插到公安局。不过怪不得老爷子,清朝复社名士侯方域就说,富裕的百姓,争相出金钱入学校;狡猾的百姓,争相拉关系充吏胥。李的父亲让儿子“充吏胥”,只想有个好饭碗。

这里的充吏胥,很多就是做“白役”,就是“编外差役”。自古以来,官家的一个名额,总要由六七个人共用,编外差役成为历朝历代普遍现象。李只是这个这个庞大超编队伍里的一员罢了。近来,网络流行“白员”一词,便是当代“白役”,定义这样一个吃财政饭的临时工群体。

吴思总结,接纳白员很合算,干部工资由国家定,干多干少都一样,在收入固定的条件下,追求福利最大化的方式,就是减少工作量,也就是增加帮手。雇佣李学民这样的免费劳力,关键时候更是一张脱身王牌。公众调侃“出事的都是临时工”,太原刑警刘立民打死北京警察,事后,太原公安局声称,刘部队转业没有编制不是警察。

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逐步把 “单位人”变为平等的“社会人”。像李学民这样的“白员”的存在,就是改革成功的巨大障碍。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