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黄光裕案牵涉千名官员的警示
www.fjnet.cn?2009-12-27 08:44? 王石川?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24 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在官方网站发布了一条仅有59个字的短消息,表示“市检二分院在审理中发现黄光裕等人还涉嫌其他新的犯罪事实,目前已移送相关部门继续审查”。据悉,黄光裕一案波及范围之大为历史空前,多年来花费几十亿人民币,在中央部门、高级法院及各地方政府,买通了上千名各级官员作为其保护伞,编织了庞大的贿赂网络。(12月25日《东方早报》)

一个富豪的沉沦竟然引来上千官员的应声落马,翻检古今中外,这样的案例委实不多。应该说,此中彰显的中央反腐决心,必然大快人心。此外笔者还感到悲哀的是,有这么多级别颇高的官员因而落马,对现有的官僚体制来说,也是一种损失,不管怎么说,培养这些官员并不容易。

同时,我们还要追问,黄哪来那么大的魔力能够让这么多级别的官员为其效命?是黄光裕把官员拖下水还是官员逼迫商人行贿?

日前,财经作家吴晓波谈到黄光裕案说了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在中国,一个与政界绝缘的人确乎很难获得资源和超速成长,因此,讨论政商关系,“企业家应该离政治有多远”,一直不是一个问题,问题其实在于,“企业家应该离政治有多近”。

这番论断无疑是精辟的,但同时也是让人感伤的,是不是一个商人如果不靠近权力或不与权力结缘就无法获得长足发展?是不是“企业家要成长必须对政府和制度妥协,付出时间、金钱或股权的代价”?如果答案果真是肯定的,那么商人所身处的生态就的确不容乐观,是谁造成了这样的生态?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为何一些商人总是满腹心酸地抱怨办事成本太高、经商成本太高?又为何每每有富商落马,经过调查总会发现与权力有千丝万缕的暧昧关系?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过,权力过度干预经济是腐败之源,“行政机构干预经济权力的加强和寻租基础的扩大,增大了运用公共权力牟取私利的可能性和吸引力”。也许只有从约束权力、规范权力入手,官员严守权力边界,不向资本臣服,也不威逼资本,才能减少官商勾结式的腐败,这也正是黄光裕案涉千名官员带给我们的沉重警示。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