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教育不公平要害在权、钱、分
www.fjnet.cn?2009-12-16 10:05? 洪信良?来源:钱江晚报    我来说两句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该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咨询公司和民意中国网,对全国30个省市区2952名公众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仅有11.2%的人认为教育越来越公平。而对“推动教育公平,您支持哪些措施”的调查结果,位列“一甲”三名的分别是“取消一切可能滋生腐败的政策,让考生重归裸考”、“取消任何形式的择校费”、“推行公立中小学教师跨校轮岗,平衡学校间的师资差距”。

不无诧异地发现,“裸考”、“择校费”、“师资”这三个方面,恰恰分别切中了导致教育不公平的三个核心要素——“权”、“钱”、“分”。

导致教育不公平的第一因素是“权”。今年高考加分频出丑闻,浙江绍兴的“三模三电”,高考加分者多来自权势家庭;重庆高考状元民族身份造假,其父为县招办主任。正是因为受了这些以权谋“分”事件的刺激,对“裸考”的呼唤声才会笼盖四野。而这,还仅仅是就教育的“结果公平”而言的。如果再从教育的“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去追究,“权”的阴影更是投射到了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择校问题上,有几个地方的一流重点学校中没有“条子生”?

导致教育不公平的第二因素是“钱”。21世纪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曾对6省市8所重点高中学生的家庭经济背景作过调查,结果显示,重点高中学生的家庭背景结构呈现“倒三角形”,上层比例最大,中层其次,下层比例很小。也就是说,教育优质资源“嫌贫爱富”。分析其原因,“择校费”无疑是其中一大因素。名牌中小学的择校费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元,穷人家的孩子只能望名校兴叹。贫富差异的扩大化,必将使教育的天平更倾斜。

若再从各地城乡教育投入的“钱”来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问题更是突出。单就教师的薪酬而言,一个农村教师与一个城市教师一月很可能相差几千元。这怎么可能不让农村的优秀教师想着法儿要挤到城市里来呢?

无论是“权”还是“钱”,在当今应试教育背景下,谋夺的无非是“分”。因此,推行公立中小学教师跨校轮岗制度,以此平衡学校间的师资差距,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也许就目前的形势而言,要在短时期内抹平城乡师资的差距可能不太现实,但先在区域内实行跨校轮岗却是完全可行的。只要敢于动掌握着“权”“钱”等利益的群体的奶酪,像日本、韩国等国家一样,教师三年轮换一次,自然不会再有“择校费”等问题存在了,因为师资决定了“分”。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