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校长们敢推荐怪才上北大吗
www.fjnet.cn?2009-11-17 09:20? 李龙?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倘若校长推荐的都是些不用推荐、凭自身实力也能考上北大的学业优秀者,那这样的推荐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突破作用呢?

令人关注的北京大学“校长推荐制”名单揭晓了,结果全国39所中学获得北大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16日,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对这39所中学及其校长姓名进行公示。

从一开始的备受质疑,到现在的敲定最终名单,北大最终还是在争议声中将“校长推荐制”坚持下来了。纵观这39所中学,仍难打消公众心中的疑惑:为何江苏省就独占10所,而有些省份却一所都没有?为何获推荐资质的都是城市的中学,这是否涉嫌歧视农村中学,从而加剧城乡教育不公?

表面上看,公平、公开、公正,似乎仍是公众关注“校长推荐制”的焦点所在。诚然,北大将自主招生权直接交给中学校长,由中学校长来决定谁能直上北大,以什么样的标准来挑选?在几乎同等的条件上究竟选谁?这确实关乎公平、公正的问题。但任何一项改革,最初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北大实行的“校长推荐制”,能否对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形成冲击,为破除“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摸索出一条可行性道路,从而为中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提供示范,这才是其改革的根本所在。

其实,和现在很多学校的自主推荐相比,北大的“校长推荐制”只不过是将其实名化、制度化而已,明确由校长推荐,量化到具体名额的分配。环顾一些世界名校的招生,多数都是采用推荐制,校长、教授、校友,以及学生本人,都可以推荐或自荐。我们的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已长达7年之久,但至今仍未取得社会认同,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各高校并没有根据自身特点,形成各有特色的人才选拔观,“偏才”、“怪才”仍被拒之门外;另一方面,现有的自主招生也没有对高考形成突破,所谓自主招生不过是由“一考定终身”转换成“一面定终身”而已。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