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悖论
www.fjnet.cn?2009-11-10 15:23? 李星文?来源:千龙网    我来说两句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明年将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北京、江苏、湖北等13个省市自治区招收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

关于正在分步进行的“高考”改革,公众通常有一种矛盾心态:原先的“一考定终身”导致唯分数论,必然把学生推入作业和习题的重压之中,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又导致能让学生得高分的“优质教育资源”畸形分布,逼使学生和家长为此展开激烈竞争,平添了精神焦虑和经济负担。可是,但凡对高考制度有所改革,公众又会陷入另一种担忧:一旦分数的硬指标被去除或者淡化,代之以模糊不清的所谓“综合素质”和“学科特长”,高考会不会在新名目之下演变为富贵阶层的分肥游戏,而平民大众对公平的诉求更加无处伸张?

在这种怕冷又怕热两头为难的心态之下,“高校自主招生”的消息一出,公众对高校校长的道德水准和职业操守充满疑虑,惟恐自己成为权钱交易的牺牲品。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上大学”的资讯传来,怀疑的矛头又转向了中学校长们:在公信力稀缺的社会空气中,中学校长们会不会把手中的权力变成获取个人好处的筹码?

这种担忧并非无端而发。近年来,围绕着高考加分或者钻空子上大学,发生了太多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湖南考生王佳俊突破了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冒同学罗彩霞之名完成了大学学业;重庆今年一下子发现了30多名修改少数民族成分骗取加分的考生,甚至包括当地高考文科状元;浙江的“三模三电”训练队在一些地方已演变成富贵家庭子女的“加分俱乐部”。有这些打通层层关节投机取巧的铁证在,公众担心中学校长们被糖衣炮弹击中,或被人情关系所左右,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这个时候,我们也会听到另一种洪亮的声音:改革的脚步不能停止,改革中的问题靠改革解决。因为僵化生锈的旧体制只会让积弊越来越重,活力越来越少,而在病体上撕咬打洞的硕鼠们并不会停下他们的尖牙利齿,只有进行针对性的改弦更张,才能保证优才选拔和教育公正的实现。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