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李振忠 > 正文
校长推荐,“下水道”还是康庄大道?
www.fjnet.cn?2009-11-10 08:56? 李振忠?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漫画? 来源:网络

?

相关评论:请给北大“校长推荐制”试行的机会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大学8日晚正式对外公布了此前流传甚久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凭知名人士的推荐信便可获得一流大学的招生面试资格,从此不再是纸上谈兵。

中学校长必须首先以所在中学和本人名义向北大招办提交关于参加“实名推荐制”的书面申请。“所在中学”和“本人名义”,究竟是以什么名义?“本人名义”占多大的比例,“所在中学”名义占多大比例?也就是说,校长推荐是凭自己的考察、好恶还是靠学校的总体评价?如果“所在中学”名义所占评估比例达到90%以上,校长会不会答应?如果校长评估比例达90%以上,是不是一种特权中的特权?

一个中学生自入学以来,考试成绩平平,但占有其他“莫须有”的加分优势,也占有老师的青睐分好感分,然后老师经过自己的评估报给校长,校长根据老师的推荐推荐给北大,这里面有多少不民主的成分?有多少个人好恶决定一切的成分?

一个中学生自入学以来,凭高官家长的条子电话送礼维持关系,入学时也是托的官爸爸的关系进入了重点中学,然后继续保持送厚礼请高级饭馆的攻关态势,并且在学校搞基建时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这孩子要入北大,校长推荐还不是“官”的?这里面是不是权权交易、权钱交易?

一个中学生自入学以来,一直保持班内第一的成绩,品质优良,但就是家里没钱,也没有油水可送,并且始终不太买老师的帐,校长甚至连这个学生长什么样也不知道,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能被校长推荐吗?

假如这个学校是民主的,一个学生进入学校之后就进入了品学评价系统,这个系统首先由学生评价,占50%的比例,然后由老师评价,占20%的比例,然后由班主任评价,占10%比例,然后由学校会议评价,占10%比例,最后由校长评价,占10%比例,如此一个评价体系,能够建立起来吗?即便有,能保证推荐学生过程中不发生舞弊现象吗?能保证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发生团体舞弊现象吗?

高考是个独木桥,但也是康庄大道,是我国现行的比较公平的考试体系。可有人故意设置了这样那样的高速公路,捷径,便道,甚至还有人试图钻“下水道”,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为什么要发展不同的高考渠道呢?说好听是寻找科学的选拔人才途径,说不好听是故意制造高考腐败,这就是校长推荐所面临的严酷现实。

如果真正建立起了校长推荐中学生入北大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渠道,并且将这项工程变成清廉工程,民心工程,恐怕怀有贪腐之心的校长也就不“热心”了,保证没有几个校长会申请这种资格;如果真正实现了民主推荐,那些官员子女恐怕也就对此望而却步了;进一步来说,那些品学兼优的学子,谁会找这条“下水道”而不走高考的康庄大道呢?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