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删帖公司:是自救还是沉沦
www.fjnet.cn?2009-11-03 08:49? 朱四倍?来源:中国网    我来说两句

相关评论:反思“删帖潜规则”不能止于职业道德

形形色色的职业删帖公司纷纷涌现,“删除网帖”成他们生财之道,被美其名曰“网络危机公关”。记者调查得知某公司删贴价格大致4、5千,找网站内部人员去操作删帖,私下给一些钱,而不是攻击网站、使用黑客。(11月2日 中广网)

“网络可能在一夜之间为一个企业打造一个天堂,但是更多的案例表明,地狱要比天堂更容易打造。”这是一家公司的广告语,而在网络搜索引擎上输入“删除负面信息”,就可以找到关于“职业删帖”的相关信息20多万条。

“删除网帖”是不是“网络危机公关”,当然无须多言,但是,其蔓延的趋势,却让人心惊胆战。因为所谓的“网络危机公关”背后,“删除网帖”成了社会底线被屡屡突破的明证,更见证了网络舆论监督权力滥用和公信力丧失的丑陋。

职业删帖公司纷纷涌现是当下社会中危机公关病态的一个缩影。在笔者看来,职业删除网帖抽空了危机公关存在的价值基础和道德空间。因为任何危机公关都不是用来粉饰太平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是危机公共的基础。从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件到“结石门”事件,三鹿集团最终轰然倒地。不难看出,危机公关不是救不了三鹿,而是救不了任何超越道德底线的企业。危机公关的道德底线就是诚信和负责,严守道德底线是危机公关成功的前提。离开了这点,一切都是空谈。

删帖公司的出现是利益的媾和,最终必然造成对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的伤害。在笔者看来,这不是一种自救,相反,是危机公关的沉沦。而职业删帖公司的出现,无疑奉行了相同的逻辑,用金钱收买“舆论”,“找网站内部人员去操作删帖,私下给一些钱”的话语,则表明这种利益合谋的行为已经发生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

删帖公司的出现是自律意识和道德敬畏缺失的显现。在纷繁庞杂的社会中,到处充满了信息不对称。媒体如果不加强自律,如果被不道德的企业摆平,那么危机公关的道德底线就缺少了最重要的守护神,一旦媒体不再承担监督的责任,很可能就成为不法企业的帮凶。一位知名时评人曾在博客中写到:“我不知道有几家媒体拒绝了一笔来自某牛企广告款的诱惑,却有多少家媒体在此诱惑下选择了主动地噤声。这是公然的收买,集体的沦陷,这是这个时代不可逃遁的忧伤。某报在当晚十点左右,撤下了一则15万元的广告,以此为两条质疑该企业的评论腾出版面。”从中可以看出,道德底线的守护多么重要,但是,又是多么的稀少。或许,正是这种断裂,给了删帖公司生存的土壤。

删帖公司的出现,表明病态的危机公关依赖症开始在社会中蔓延。健康的危机公关是信息公开,通过权威媒体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为百姓释疑解惑。而在现实中,情况并非如此。千方百计地封堵,打招呼、送封口费,无所不用其极,有的人因为屡试不爽,便将这种变味的危机公关当作是救命灵药,不顾公众利益、社会安定。

更进一步说,这是争夺网络信息控制权的残酷结果,昭示着网络社会公共管理的深刻危机。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说:“世界已经离开了依靠金钱与暴力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所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强大的语言文化优势,达到暴力与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如果任由删帖公司的蔓延,在笔者看来,这决不是危机公关的自救之道,相反,是沉沦的实证。为此,面对乱像,我们应寻找删帖公司的救赎之道,那就是走上对公共利益负责的道路,强化道德底线意识,提高突破道德底线的成本。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