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反思“删帖潜规则”不能止于职业道德
www.fjnet.cn?2009-11-03 07:42? 王枪枪?来源:西安晚报    我来说两句

形形色色的职业删帖公司纷纷涌现,“删除网帖”成他们生财之道,被美其名曰“网络危机公关”。记者调查得知某公司删帖价格大致四五千元,找网站内部人员去操作删帖,私下给一些钱,而不是攻击网站、使用黑客。(11月2日 中广网)

其实,从“三鹿百万公关费”在网络上的流传之时起,就已经引发了人们对“网络公关”的高度关注,已经造成了某家大型搜索引擎的公信力危机。今天职业删帖公司现身,让我们清晰看到,删帖“潜规则”一直暗隐于网络和现实中。更印证了,在这个熟人社会关系社会金钱社会中,一切皆有可能发生。

网络是当下公众民意表达的最主要平台。公民从网络上获得身边以外的更多信息,同时也获得并行使了其法律赋予的知情权。毫无疑问,互联网已经成为自由表达程度最高的媒体,民意参与也导向了一些事情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成为程序正义的一个辅佐与保障。然而,总是有一些企业,甚至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面对网络却深怀一种厌恶感和提防感,但凡网络上有关自己的负面声音——“摆平”,就成了他们的第一反应,也正因为有这种畸形的市场需求,才诞生了“删帖公司”畸形的行业。因此,面对“删帖公司”的出现,固然板子要打在它和那些收钱删帖的网站身上,也要打在“市场”,更要打在制度的板子上——如果质检层面和司法、纪律监管层面制度职能足够完善,违规则罚,违法则究,怎么可能给这些企业或者政府部门欲盖弥彰愚弄公众的机会?

故此,面对删帖“潜规则”的反思,不能简单止于拜金主义和职业道德的问题,要保障公民的表达权和知情权,要保障整个社会诚信环境,需要制度构建的整体完善,才是解决这些异象的根本。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