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西岸文集> 何勇 > 正文
谁逼死了海归博士?
www.fjnet.cn?2009-10-26 08:13? 何勇?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9月17日,在浙江大学任讲师的海归博士涂序新留下6页遗书后跳楼自杀,遗言中说:“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在跳楼前6天,他刚还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网络盛传浙大曾经给该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华商报》10月22日)

单从这位海归博士的简历和个人的简单介绍中看,无疑是一位优秀人才,然而这样一位海归优秀人才却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这样的悲剧不能不让人悲痛和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逼死了这位海归博士?究竟现实给了这位海归博士压力?为什么海归博士等优秀人才成为高危人群?

事实上海归博士自杀又在理解之内,因为前段时间就已经有报告称我国自杀人群以青年人为主,主要原因在于青年人的经济压力和学习压力过重。而导致海归博士自杀首先压力也应该来自经济压力,就是高房价。杭州商品房价格在2万元/平方米左右,而一个海归博士的工资只有4000元左右,除去房租只剩2000元。换言之,这位海归博士就算不吃不喝,要想在杭州买上一套属于自己的90平方米的房屋,需要90年的时间,实际上就是这辈子都买不上房子,这样的压力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何况是一个社会和家庭期望极高的海归博士。如果说前段时间的深圳报告称高房价只是逼走优秀人才,那么现在海归博士自杀可以说高房价已经不只是逼走优秀人才,而且逼死优秀人才。

其次,国内高校的学术环境是逼死海归博士的又一个原因。先不说副教授职称评定与海归博士自杀有没有直接原因,但是就从海归博士的遗言来看,国内科研项目的招标体制等学术环境与其自杀有关。这位海归博士之所以放弃美国的舒适生活回到国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大学对他做出某种承诺,就是回国后提供科研项目,但遗言中的“无信、无情”两词就说明回国后,国内大学并没有履行原先承诺,没有提供科研项目,因为国内的科研项目基本上是大学领导、博导、硕导、教授的专利,根本轮不到一个刚刚海归的博士。然而一个海归博士在工资收入不高的情况下,要想迅速买房、改善生活,只能寻求科研项目获得科研资金,当科研项目之路断了之后,只能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海归博士自杀虽然只是个例,但是道出了我国数百万留学生不愿回国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国内的生活压力比外国大,学术环境不如国外公平、公正。而海归博士以自杀方式结束年轻的生命和遗言内容的实质性含义,就是他后悔没有继续留在国外,后悔选择回国发展。如果我们今天不重视一位海归博士的自杀,也许明天没有更多的海归博士自杀,但是回国的留学博士将越来越少。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