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4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发射体研究本部长赵光来24日表示:“罗老号在爆炸前,即发射后的136秒时,加速度计和压力传感器出现了异常震动。 ”

他当天在大德研究开发特区支援本部举行的记者会上,做出了上述表示。他表示:“我方已将该内容通知了俄罗斯方,俄方对此表示同意。”“按原则,不应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尚不得知。”

对于“火箭是否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过早发射”的提问,他表示:“虽然有人主张,在管理方面应更谨慎行事,但技术人员一致认为,在技术方面没有理由推迟发射。”“火箭决不是过早发射的。”

他还表示:“按照相关协议,在火箭发生问题时,俄罗斯须投入俄方资金制造第1级火箭,供给韩国。这是有利于我国的协议。”“发射体拥有充分的预备零部件,所需成本与时间并不多。但若重新开始设计,则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 />
中新网6月13日电 据韩联社13日报道,据了解,不论罗老号发射失败的责任归咎如何,第3次发射都将会如期地进行。

据报道,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简称“航宇研”)的发射体研究本部长赵光来13日在接受联合社记者的电话采访时,作出了上述表示。对于韩国和俄罗斯就发射失败在互相推卸责任的说法,他表示:“根本就没有这一方面的必要。”

赵光来说:韩国“同俄罗斯的合同里没有责任归咎的条款,但却有一项说,2次发射当中若有一次任务失败时,韩国拥有可以再发射一次的权利,可以向俄罗斯提出该要求。”

他表示,根据上述的条款,双方没有争执责任的必要。

航宇研的另一位人士表示,任务失败是指未将卫星送上预定的轨道。

此前教育科学部表示,韩俄双方将共同组建调查团,一起查究发射失败的原因。不过,目前还无从得知调查会需要多长的时间,第3次发射会将何时进行。

' />

韩国媒体6月10日报道说,“罗老”号运载火箭在升空至距地面70公里后坠毁。这是6月10日“罗老”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时拍摄的照片。 新华社/路透

当地时间6月10日17时01分(北京时间16时01分),韩国“罗老”号运载火箭在罗老宇航中心发射升空。火箭在升空后失去通信联系。 新华社/法新

新华网莫斯科6月11日电(记者 刘恺)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中心发言人博布列涅夫11日说,韩国“罗老”号运载火箭发射失败不会对俄方“安加拉”运载火箭的研制计划造成影响。

他表示,俄“安加拉”运载火箭和韩国“罗老”号运载火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项目,尽管“罗老”号运载火箭第一级火箭采用的是“安加拉”运载火箭第一级火箭的型号,但“安加拉”和“罗老”号火箭存在质的区别。

韩国“罗老”号运载火箭10日在发射升空不久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系,据分析可能是在飞行途中发生爆炸。事故发生时正在俄产第一级火箭运作时间段内,韩国专家认为,事故是由第一级火箭工作异常引起的。俄方则认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俄韩两国将组成共同调查组查明事故原因。

韩国“罗老”号运载火箭是俄罗斯与韩国共同研制的,其80%的零配件来自俄制“安加拉”火箭。

俄于1995年启动“安加拉”运载火箭研发计划,但由于资金不足研制进度缓慢。俄联邦航天署预计,其首发时间可能在2012年。

' />

当地时间6月10日17时01分(北京时间16时01分),韩国“罗老”号运载火箭在罗老宇航中心发射升空。火箭在升空后失去通信联系。新华社/联合通讯社

新华网首尔6月11日电(记者 姬新龙)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11日表示,韩国将与俄罗斯成立共同调查委员会,以期尽快查明10日“罗老”号运载火箭第二次发射再遭失败的原因,并研究是否进行第三次发射。

载有一颗科学卫星的“罗老”号属于两级运载火箭,其一级火箭由俄罗斯制造,二级火箭由韩国制造。教育科学技术部当天发布的资料说,迄今韩俄专家已经举行了两次会议,并决定就一些技术问题进行协商。俄方已开始分析其掌握的一级火箭发射数据。

韩国去年8月25日首次发射“罗老”号,火箭点火虽然成功,但整流罩分离异常导致火箭升空后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时隔近10个月,“罗老”号于6月10日再次发射,但在升空137秒后与地面失去联系,随后发生爆炸坠毁。

据报道,韩国海军已在济州岛以南海域打捞到了被认为是“罗老”号残骸的物体,该物体将移交给“罗老”号的韩方研发机构——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

' />

罗老号火箭升空。

韩联社11日报道指出,虽然韩国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第2次发射失败后,韩政府表示将准备进行第3次发射,但昂贵的成本等韩国面临的课题堆积如山。

据报道,10日,韩国教育科技部长官安秉万在发射失败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我们认为,‘罗老’号在第一级火箭燃烧过程中爆炸的。今后将准备发射第3枚‘罗老’号火箭。”

但很多人认为,在发射第3枚的火箭问题上,韩俄之间的成本问题将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变数”。

报道指出,按原定计划,“罗老”号研发期间为2002年8月至2010年10月,总投入高达502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亿元)。若包括高兴罗老宇航中心的建设费用,总投资规模达8千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4亿元)。

韩国2004年同俄罗斯克鲁尼契夫太空中心签署协定,当时韩国向该公司提供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亿元)。按照该协定,俄罗斯全面负责第一级液体燃料火箭的研发,韩国则自主研发第2级固体燃料火箭,俄罗最多向韩国提供3枚第一级火箭。

但韩俄于2006年签署的《宇宙技术保护协定》(TSA)则规定,俄罗斯不向韩方转让发射体技术,即使发射当中出现事故,韩国不能干预俄罗斯对事故进行的任何调查。

报道称,因此,即使韩国与俄罗斯共同调查事故原因,韩方也很难占优势。若调查结果显示,发射失败的原因不在于俄罗斯提供的第1级火箭,俄罗斯也有可能拒绝向韩国提供第3枚火箭。

当然,若韩国准备发射第3枚火箭,俄罗斯也须投入俄方资金制造新一枚的第1级火箭,提供给韩国。韩国要对此追加投资是理所当然的,但是韩国能否强制要求俄方投资费用,还是未知数。(中新网6月11日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