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柏林6月3日电(记者 刘华新)6月3日晚,德国总理、执政党基民盟主席默克尔,执政伙伴自民党主席、副总理兼外长韦斯特韦勒,执政党基社盟主席泽霍费尔“三巨头”在柏林共同宣布,三党决定推选基民盟副主席、下萨克森州州长克里斯蒂安?伍尔夫为新总统候选人,以接替因为对德军参加阿富汗使命发表不当言论而于5月31日宣布辞职的前总统克勒。引人注目的是,伍尔夫与中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曾获上海同济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默克尔表示,伍尔夫“所依附的价值观能够指明方向,因此是未来总统的极好人选”。伍尔夫表示,非常乐意接受“这项任务”,如当选总统,将努力使社会团结,“并在经济困难时期传播乐观气氛”,但他同时认为,这个岗位也负有“重要责任”。

此前呼声最高的现劳动部长冯?德尔?莱恩由于在任家庭部长期间主张加强网络管理而受到部分网民批评等原因,未能最后入选。德国《世界报》的一篇报道认为,由于默克尔曾极力主张推选冯?德尔?莱恩,因此伍尔夫的胜出实际上是默克尔的失败,表明基民盟内部对默克尔的信任“在动摇”。主要在野党社民党主席加布里尔批评默克尔只是从本党利益、而不是从公共利益出发推选总统候选人。在野党绿党和左翼党也都表示,不会投票选举伍尔夫。

6月30日,德国联邦大会将开会,投票选举新总统。虽然在野党社民党和绿党当天也推出了自己的无党派候选人、曾担任过调查前东德国家安全部档案事务的“高克局”局长的约阿希姆?高克,但是伍尔夫的胜算更大,因为执政三党在联邦大会的代表居多数。如果不出意外,伍尔夫将成为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当选总统。

伍尔夫生于1959年6月19日,从2003年3月起一直担任下萨克森州州长。他本身是下萨克森州奥斯纳布吕克市人,并在那里上中学。中学期间就加入了基民盟。后在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学法律,1990年起任律师。1994年和1998年先后两次竞选下萨克森州州长,但均败给当时的州长、后任德国总理的社民党人施罗德。2003年他第三次冲击州长宝座,击败社民党候选人、现社民党主席加布里尔,首次担任州长;2008年连任该州州长。从1998年起,他是基民盟4名副主席之一。

伍尔夫与中国有着较密切交往。2007年5月8日,同济大学曾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以表彰他为推动中德教育文化交流合作所做出的贡献。校方当时说,自2003年3月沃尔夫先生担任州长以来,积极推动州内的高校和企业与同济大学开展合作交流。在他的支持下,同济大学已与下萨克森州内的不伦瑞克高等专科学校、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汉诺威大学等结为伙伴关系;与德国大众公司共建了大众同济研究院。特别是在同济大学附属中德友好医院项目方面,由于他的推动,该项目还被列入德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医疗保健体系。

伍尔夫信仰天主教,夫人贝蒂娜是他第二任妻子,两人生有一子。但伍尔夫与前妻育有一女,而贝蒂娜与伍尔夫婚前亦有一子。

' />

据外电报道,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2010年5月31日宣布辞去总统职务。这是2008年5月22日,霍斯特·克勒在德国柏林出席新闻发布会,表示将争取连任总统时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法新

新华网柏林5月31日电(记者刘向)德国总统克勒31日突然宣布立即辞职,原因是他发表联邦国防军参与海外行动与维护德国经济利益挂钩的言论遭受批评。克勒成为德国战后历史上第一位辞职的总统。总统辞职震动德国上下,也使支持率已陷入低谷的默克尔政府雪上加霜。

突然辞职

现年67岁的克勒2004年7月当选德国战后第九任总统,2009年5月获得连任。

克勒31日在夫人的陪伴下在总统府宣读了简短的声明,他眼含热泪说:“我宣布立即从联邦总统职位上辞职。”总理默克尔在克勒宣布辞职前2小时才接到他的电话通报。有消息说,默克尔试图劝说克勒改变想法,但最终没有成功。

克勒说,自己22日有关联邦国防军海外行动的表述引发了强烈批评,他对言论导致的误解表示遗憾。但克勒认为这些批评缺乏充分理由,尤其缺少对总统职位的必要尊重。

克勒本月21日突访德国驻阿富汗部队。他在返程途中接受德国广播电台记者的采访,并在回答有关授权联邦国防军派驻阿富汗问题时说,“像我们这样规模、面向对外贸易依赖对外贸易的国家必须知道,在紧急情况下,为保护我们的经济利益,例如自由贸易通道,例如防止整个地区的不稳定,进行军事部署是必要的”。


“失言”引风波

德国广播电台采访后只播出了部分内容,“碰巧”没有引用克勒上述有争议的言论,最初几天风平浪静。随着《明镜》周刊网络版27日刊登全部采访内容,德国广播电台也重新做了主题报道。克勒将德军参与海外行动与德国经济利益挂钩的言论立即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

反对党马上对克勒展开猛烈抨击。绿党议会党团主席特里廷说,克勒是在宣扬“炮舰政策”。德历史学家沃尔夫松说,克勒既没有考虑到“炮舰政策”这一历史联想,也没有考虑安全政策的后果。

28日,“美景宫里夸夸其谈的人”、克勒在士兵背后“捅了一刀”、“总统失足”等言论纷纷见诸德国各大媒体报端。在德国,总统在政治活动中几乎没有实际影响力,但其言论具有分量。所以,舆论批评的核心是:作为联邦总统,克勒却没有控制好自己的言辞。

总统府随即试图“救火”,称克勒所指的并非是德军在阿富汗的行动,而是打击海盗等军事行动,但为时已晚。

“推动自由和不受阻碍的世界贸易,作为我们富足的基础”,这一目标指导着德国的安全政策,并已写入政府的安全政策白皮书。虽然,军事手段是达到上述目标的各种不同工具中的一个,但在克勒之前,德国还从来没有政要把联邦国防军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如此明确地加以表达。


默克尔政府雪上加霜

克勒辞职是总理默克尔在7天内遭遇的第二次人事震荡。黑森州州长、基民盟副主席科赫刚刚在默克尔出访海湾国家期间宣布将辞去所有党政职务。

事实上,默克尔及其领导的联盟党(基民盟和基社盟)和自民党联合政府现正处于去年秋季执政以来的最低谷。执政联盟在处理希腊债务危机和参与7500亿欧元救助机制上连连“失分”;在至关重要的北威州选举失利;失去联邦参议院多数地位。

在反对党看来,克勒的辞职表明默克尔领导的黑黄执政联盟已陷入危机。社民党主席加布里尔说,“克勒显然觉得把他推上总统职位的那些人并没有给他足够的支持,此外我确实看不到他有什么理由辞职”。绿党两主席之一的欧兹德米尔则说,“总统辞职是黑黄执政联盟衰落的标志”。

默克尔当晚在接受德国电视一台和电视二台联合采访时回应说,她不认为克勒辞职是对她的冒犯。默克尔同时驳斥有关她没有给予克勒足够支持的批评。

德国媒体对克勒辞职普遍表示不解和震惊,并认为他反应过度。《时代》周报说:“总统辞职,让人民感到无所适从。”在国家经受金融危机之际,联邦政府处于脆弱之时,克勒又从上层引发一场危机。

事实上,克勒辞职给早已“焦头烂额”的默克尔又出了一道难题。按照德国宪法,克勒的继任者必须在30天内推出。而近期不断被德国媒体冠以“危机总理”称号的默克尔,必须再次证明自己在危机处理上的决心和智慧。

' />

最近以来一直承受“不当言论”压力的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5月31日突然宣布辞职。媒体分析称,由于德国的总统一职并不具有太多实权,因此不会对德国政治带来太大影响。


总统含泪辞职

当地时间31日下午2点,克勒在总统府召开记者会,宣布了辞职的决定。“我辞去德国总统职务,并立即生效。能作为总统为德国服务,我感到非常荣耀。”克勒宣布这一消息的时候,情绪有些激动,眼中含着泪水,而妻子和助理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克勒还说,他已经把这个消息通知了总理默克尔,同时希望国民能够对此表示理解。“许多德国人一直信任我,并且始终如一地支持我,所以我请求你们理解我的决定。”

德国议会上院主席、来自反对党社会民主党的简斯·勃伦森将临时接替克勒的职务。媒体分析称,根据德国宪法,总统一职并不具有多少实权,克勒的决定不会大幅影响德国政局。

为“不当言论”负责

克勒的“辞职演说”只有3分钟。克勒解释,之所以辞职是因为最近的言论被批评和误解。

早些时候,在访问德国驻阿富汗军队之后,克勒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像德国这样依靠出口的国家来说,军事部署应该是“必须的……以保护我们的利益,比如自由贸易路径”。

此言一出,立刻招致一片反对之声,很多人认为克勒暗指德国在阿富汗的驻军。虽然克勒办公室随后表示,他指得是打击索马里海盗,但是批评之声仍未减弱。民调显示无论做何解释,大部分民众依然反对德国参与阿富汗的军事行动。

克勒在宣布辞职的时候称:“很遗憾,我的意见可能会导致外界对我们国家这一重要而艰难的问题产生误解,所以我对此负责。”

根据德国宪法,在总统暂缺的情况下,必须在30天内选出新总统。


■ 人物

霍斯特·克勒

在德国,克勒是一位广受尊敬的政治家,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克勒曾在2004年首次就任总统,2009年连任。

今年67岁的克勒,曾获得德国图宾根大学国民经济学硕士和政治学博士。1990年成为德国财政部的国务秘书。1993年克勒荣任德国储蓄银行协会主席,5年后担任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行长。2000年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任总裁兼执行董事会主席。

德国媒体在谈到克勒的仕途时称:“他专业的素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显然是步步高升的保证。”

德国媒体评论克勒是一个勤奋的人,没有一般政治家的虚伪客套,但是性子很急。

克勒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他的妻子埃娃是一名教师。两人育有两个孩子。

' />

5月31日,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宣布辞职。最近以来一直承受“不当言论”压力的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5月31日突然宣布辞职。媒体分析称,由于德国的总统一职并不具有太多实权,因此不会对德国政治带来太大影响。

克勒的“辞职演说”只有3分钟。克勒解释,之所以辞职是因为最近的言论被批评和误解。


5月31日,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宣布辞职。


5月31日,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宣布辞职。


5月31日,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宣布辞职。


5月31日,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宣布辞职。


5月31日,德国总统霍斯特·克勒宣布辞职。

' />
5月31日,德国总统克勒因阿富汗战事失言而辞职。德国总统因一次讲话而辞职,这在德国历史上还是罕见的事件,这说明,阿富汗战争对德国这样一个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仍然具有不同寻常的敏感性和爆炸性。

克勒在不久前一次未经宣布的对驻阿德军军营的访问后,对德意志电台发表讲话说,一个像德国这样依赖外贸的国家也应该知道,在必要情况下应该用军事手段保证贸易通道的畅通。这一讲话随即在德国引起强烈反应。在野党左翼党要求德国联邦议会重新就德军参加阿富汗战事投票,主要在野党社民党则说,克勒的言论不利于百姓理解德军在国外的行动。另一在野党绿党则表示,克勒错误地理解了德军参加阿富汗战事的法律基础。主要执政党基民盟也认为克勒的言论引起了误解。在一项关于本国重要对外使命的事情上发言引起强烈反弹,克勒辞去作为德国形象象征的总统职务,从本质上并不难理解。

但是,比辞职更引人关注的是德国关于德军使命的辩论。这个辩论由来已久。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德国联邦国防军频频参加境外使命,虽说都经过德国议会的授权,但无一不受到举世关注。以阿富汗战事为例,德军现在派兵约4300人,今年2月德议会授权德政府可将派兵最高限额从4500人增至5350人。但数年来的民意测验表明,反对派兵者仍占多数。于是,对德国政治家来说,如何使这项使命被百姓认可,成为多年来对外政策的主要方面。

去年9月初,德军在一项要求北约进行的轰炸行动中,说是为避免塔利班抢劫的油罐车危及德军,结果造成100多人丧身,其中有不少平民。这件事曝光后,前国防部长约瑟夫?容(当时已改任劳动部长)被迫辞职,造成了默克尔第二届政府的首个危机。现在,由于克勒是属于执政党基民盟推选的总统,因此,德国政坛无疑将再陷入危机。德国总理默克尔在31日中断了正常的活动日程,足资证明。


克勒对阿富汗战事发言不多。但是,去年9月轰炸油罐车事件前,他曾表态赞成民众对德军参与阿富汗战事进行广泛讨论。也许,作为政治家,他的初衷是希望百姓充分讨论,以便争取舆论支持前方将士。但他的这次表态被误读,也表明德国出兵境外,很难在德国获得广泛认可。

事实上,关于德军的境外行动的目的,连主政的一些政治家都很难说服民众。前国防部长约瑟夫?容一直反对将德军在阿的行动说成是参加“战争”,因为这与议会的授权措辞不符,但德军不断有伤亡的事实显然与之相悖。他的继任、现防长古滕贝格采取迂回战略,改口说成“与战争类似的情况”,后说“在口头语也可称之为战争”。这充分说明德国对外政策的尴尬。连政治家都难以描述德军行动的实质,百姓当然更难支持。官方的解释是,德军到阿富汗打仗,是为了维护稳定,保障安全,但持反对意见的百姓最常用的一句话是:阿富汗离德国老远,那里的情况怎么可能威胁到德国?

在德军参与的诸多境外行动中,像打击索马里海盗一类,在德国认可度较高。有分析说,如果克勒的话只针对此类,则基本可以过关。但不幸的是,克勒是在对阿富汗访问后所言。说阿富汗战事涉及德国经济利益,显然不符合事实,但若说它涉及德国安全,也难以服众。看来,德国出兵阿富汗的目的,连总统也说不明白,就更别指望百姓的支持了。

克勒在去年9月轰炸油罐车事件后曾评价过现在的德军,说它已成为“一支战斗的军队”,就是说它成了一支在国外参加战争的军队。这是事实。德国现政府的组阁协议也明示,德军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在国际上预防危机和解决冲突”。但是,德军到底参加哪一类使命,怎样完成这些使命,这样的问题将继续困惑德国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