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专题> 品牌部> 青年新闻人 重走长征路> 采访札记 > 正文

寻访记忆深处那一抹红

2016-09-09 10:39:15?王永臣 龚莹?来源: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陈项   我来说两句

采访团探访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陈泓钒 摄

福州日报9月8日讯(记者 王永臣 龚莹)昨日,“青年新闻人重走长征路”百人采访团分别走进龙岩永定、三明清流,访红色故土,寻红色记忆。

龙岩第二站:永定

革命故事:中央红色交通线

昨日,龙岩分队来到永定金砂乡的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了解当年红色交通员的英勇事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及严密的经济封锁,设在上海的中共中央与中央苏区之间建立起了一条自上海、过汕头、转大埔、入永定、到瑞金的秘密通道,被称为“中央红色交通线”。

中央红色交通线上设总站、大站、中站和小站,永定交通大站是闽西唯一的大站,有20多人,管辖着周边众多的中站和小站。“永定既是连接闽西苏区的南出 口,又是广东国统区进入中央苏区的门户,因此选择在此建立交通大站。”在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讲解员江燕源告诉记者,当时交通员的选配要求非常高,必须 是党龄长、政治信念坚定可靠的党员;要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枪法要准,在危险时刻能够自保和抗敌;记忆力要强,牢记任务中大量的文字信息,并且不说梦 话,防止信息泄露。

据统计,在长征前,中央红色交通线共护送了200多名领导干部进入中央苏区,其中包括周恩来、聂荣臻、刘少奇、邓小平等领 导人;运送了数千吨的军用、民用物资,包括向上海党中央运送了大量的黄金、白银;传送了大量文件和情报资料。毛泽东赞誉:“交通线就像我们身上的血脉”。

昨日,龙岩分队一行还走访了188比分直播: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湖雷镇上南村万源楼,“红色小延安”湖坑镇南江村等地。

三明第二站:清流

历史坐标:清流县林畲乡毛泽东旧居

清流县是原21个中央苏区县之一,在这片红土地上,留下毛泽东、朱德、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三明分队昨日探访了清流县林畲乡毛泽东旧居。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1930年1月,毛泽东率红四军二纵队来到清流县并驻扎于有 着该县“北大门”之称的林畲乡,在此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如梦令元旦》。位于该乡塘堀自然村的邱氏祖屋“诒燕第”便是当时毛泽东居住的地方。

80多年过去,林畲乡毛泽东旧居几经修缮,虽历经风雨,却也完整保存了下来。据林畲乡毛泽东旧居负责人刘光军介绍,毛泽东在林畲期间,深入农户访贫问苦,宣传革命道理,为革命播撒下种子。

当时,毛泽东得知贫苦农民邱龙贞家养女官月莲患病在床,因无钱医治,生命垂危。他立即派军医前往邱龙贞家中治疗,并亲自前往探视,又送去大米、棉被等生活用品。

三明分队还参观了位于林畲乡石下村的中华桂花文化园及龙泉鱼庄两处特色休闲产业。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