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2011全国“两会”> 部委战略 > 正文
稳物价成“十二五”第一战 稳定通胀预期是关键
www.fjsen.com?2011-01-04 12:02? ?来源:中国网    我来说两句

无法否认的通胀压力

对于物价上涨的直观感受,使得物价成为2010年最让老百姓紧绷的一个词汇,甚至2010年的十大关键词之一便是“涨时代”。

2010年11月,国内CPI为5.1%,创下两年多新高,当年1-11月CPI同比上涨3.2%,已超过年初设定的3%水平。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成为今年CPI飙升的主要原因,特别是7月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及住房价格上涨较快,也使得老百姓感受尤为深刻。

日前央行公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更能说明其严峻性:居民对物价满意度创下此项调查实施以来(1999年第四季度)最低点,73.9%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

而此前,央视“经济半小时”通过对100位经济学家和企业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73%被问者认为当前中国的通胀比较严重,有15%人认为已经非常严重。

事实上,本轮通胀的原因是有多方面原因。谈到国内因素的时候,不少经济学家认为需要探讨货币方面的因素。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物价上涨归根到底还是货币问题。“我们这几年整个货币供应是非常充裕的,特别是2008年为了战胜世界金融危机,全世界都是用超发货币的办法增加流动性来对抗危机,2009年,我们发了10万亿信贷,M2增长速度是27.7%。市场上流通当中货币大增加导致价格必然上升。”

此外,2010年8月份之后,受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菜价等供需出现缺口,加上通胀预期的影响,造成惜售甚至投机性需求增多的情况,也引起价格上涨。

从国际因素来看,美国坚持弱势美元,利用量化宽松政策刺激国内通胀。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处在美元本位的边缘地带,必然受到流动性冲击的影响。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