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 现场直击 > 正文
志愿者行车34小时抵玉树 一路风沙暴雪催逼
www.fjsen.com?2010-04-21 07:38?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天气路况:一路风沙暴雪催逼 沿途车祸不断

广东青年志愿者赴玉树抗震救灾医疗服务队员们对灾区的情况已有一定了解,也做足了吃苦的准备,但去往灾区的路途上,行车34小时,翻越13座大山,一路被风沙暴雪催逼着,风雪大得令行车“几乎没有视线”,“车每颠簸一下,头就痛一阵。”几个队员开始呕吐,有人禁不住在日记中抱怨:“这条路真是走得让人崩溃。”

4月19日凌晨4时,领队赵冰冰记录道:“车刚才停了一下,由于打滑停了好几次才把车停稳,雪太大前面有辆越野车拐弯翻沟里了,好在沟很浅,车里的人爬出来上了另外一辆越野车走了,翻车就放沟里等天气好再来拉了,我们的车继续以不足五码的速度前行,海拔4163米,距离玉树还有460公里,窗外的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大西北,一如传说中的那般,环境恶劣,风雪肆虐。”

吃饭住宿:水只能煮到80℃ 帐篷差点搭不起来

忍饥挨饿三十多个小时,一路颠簸不敢合眼,19日下午3时30分,队员们终于赶到玉树结古镇。灾区当地,海拔高,水只能煮到80℃,风沙大,差点连帐篷都搭不起来。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戴文华记录了自己的高原反应症状:“头痛,气不够,高原反应很可怕。”还提到“热水只有80℃,只能吃方便食品。”

虽然最好的食品只有方便面,但队员们保持着乐观的情绪,护士廖慧在日记中写下:“我们已经在玉树安定下来了。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一条心帮助灾区人民,大家都努力去面对。”

救治:第一个求诊家庭有个女孩会说汉语

到达灾区的第二天,医疗服务队立即开展救治工作,20日上午,医疗服务队开始救援工作。第一个前来求诊的家庭给领队曾颖如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她在日记里写道: “今天早上8时,就有一个藏族妇女带着1岁左右的男孩和10岁的女孩来到我们的帐篷前,经队员检查小男孩发高烧,给他吃了药打了针。他的姐姐上小学四年级,会讲汉语,帮她妈妈给我们做翻译,她名叫易西拉毛,我后来拿了些食品、水给他们,小拉毛很乖,主动帮我们搞起了卫生,她说她的父亲早已去世,弟弟是过继的。看到她开心健康的红脸蛋,我感到一阵的心酸和安慰,多可爱坚强、乐于助人的孩子啊!”


责任编辑:唐丽萍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