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热点>深度·观察 >正文

2011年我国14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2-12-18 编辑:唐丽萍

而根据社科院开发出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指数”,养老金结余状况恶化已经影响到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东北三省以及天津、上海在指数的“可持续”指标的排名中占据了最后五名,存在较大隐患。

对于未来变化,报告预测,“收不抵支”的现象向少数省份集中(尤其是老工业基地)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加上老龄化加速的影响,预计未来5年这种问题将进一步加剧,且征缴扩面的“窗口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省份财务失衡的现象。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赵文祥认为,随着老龄化加剧,未来的补缺压力更甚,“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地方财政将面临崩溃的危机。”

对此,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解决养老金收支失衡的问题,仅依靠提高部分省市的财务支付能力不过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其财务可持续性问题,因此,根本途径仍在于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统筹层次。

“应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全面落实基本养老金的省级统筹,同时要研究制定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的思路和方案。”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副司长符金陵表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从宏观方面来推动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化改革,并从政策设计上加以完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徐延君指出,国家应从整体的层面考量,并且做出全局性的安排:“要加快推进全国的基础养老金的统筹,而且这个统筹要坚持事权、财权一致的原则推进。此外,目前世界各国中社会保险完全靠征缴来运行的并不是很多,相当一部分国家都有财政补助。我们认为扩大财政补助的规模在中国应该说可能性是很大的。”

此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指出,在《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之后,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和制度要素。对于目前养老保险收支方面存在的一些地区的基金收支失衡问题,应当在相关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框架内,立足于养老保险制度客观环境和现实条件,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

?

上一页 1 2

首页> 国内热点>深度·观察 >正文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更多>>
互动精选更多>>
188比分直播:要闻 国内热点 文化教育 热点专题
台海播报 环球扫描 娱乐体育 互动反馈
生活服务 论坛热贴 博文精选 报料投稿
< 返回首页 | 回到顶部 >
东南网旗下网站 | 律师严正说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