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热点>深度·观察 >正文

2011年我国14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2-12-18 编辑:唐丽萍

尽管养老金的累计结余逐年增长,但资金积累的地区失衡加剧已经对社保制度的可持续性形成威胁。中国社会科学院17日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如果剔除财政补贴,2011年养老金收支缺口已经进一步增大至767亿元,并开始向少数省份集中。随着未来这些省份当期的结余状况进一步恶化,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正遭遇统筹层次低下的“死结”。

报告显示,2011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增长速度很快,当期结余高达4130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八成。在32个社保统筹单位中,如果剔除财政补贴,2011年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个,比2002年的29个缩减一半。

然而,养老金当期收支亏损额却逐年增大,十年间增加接近300亿元,且各个省份的收支状况差异十分显著。去年767亿元的收支缺口中,黑龙江和辽宁的当期缺口均已超过百亿元,且前者的征缴收入甚至不及支出的一半。而在征缴收入大于支出的省份中,广东、江苏两省的征缴收入均超过千亿元,两省之和占全国之比接近两成,其中广东的当期结余就高达519亿元,浙江、江苏、北京和山东也均在200亿元以上。

这一状况也体现在了参保人员赡养率(老龄人口和未成年人口之和与劳动力人口的比率)的地区差异上:新疆兵团,东三省以及天津,四川等地 的 制度 赡 养 率 都 接 近 或 超 过了50%,而广东和浙江等东部省份普遍较低,其中广东只有10.81%。赡养率也进一步影响了社保的缴费水平,东三省的人均缴费率都已经超过了20%,大大高于广东等地区。

事实上,在社保碎片化和人口流动矛盾加剧的背景下,部分积累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必然会陷入这种“东部获益中部受损,新城获益老城受损”的境地:资金聚集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老工业基地和人口流出大省则负重不堪。首个参与“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的省份辽宁再也无力承担养老金短缺的压力,三年来不得不每年借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用于统筹账户当期发放,且借款数额逐年增大,2011年借支达76.8亿元。

1 2 下一页

首页> 国内热点>深度·观察 >正文
相关新闻
热点推荐更多>>
互动精选更多>>
188比分直播:要闻 国内热点 文化教育 热点专题
台海播报 环球扫描 娱乐体育 互动反馈
生活服务 论坛热贴 博文精选 报料投稿
< 返回首页 | 回到顶部 >
东南网旗下网站 | 律师严正说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