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高考作文题“原型”遭围攻是代人受过

2015-06-10 11:05:30?钱桂林?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全国16套高考题目中,全国语文卷卷一的作文题因选用新闻报道为背景材料,而导致“原型”——“@爱心菇娘”遭到网友围攻。该题目引用了5月9日的一则新闻报道: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小陈”一再提醒后仍不听劝,最后孩子向交警举报父亲。题目要求考生以此材料,以“明华”的名义给父亲、女儿或警方写一封信。(6月19日新京报)

举报父亲高速公路上开车打电话的@爱心菇娘,因为其新闻故事一不小心入了全国高考作文题,立马遭到网友的围攻。之所以会这样,源于某些网友罔顾社会规则,将网络视为暴力宣泄的场所,一哄而上地用舆论的电筒随便照人。但此事也暴露出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高考作文如何命题制题。

某些网友集体围攻@爱心菇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爱心菇娘的新闻故事入了作文题,有些难为考生了。首先,高考文体的突然“华丽转身”,让众多考生有些始料未及。毋庸讳言,为了对付和应付高考,不少学校让高三学生基本练的是写议论文,而今年的全国语文卷卷一突然让考生转写书信体的作文,考生因期望落空,怎能不“出离愤怒”?正如有网友评论的那样,“三年的努力,就因为你和你爹外高速公路上开车打电话给毁了。”其次,该作文题背后涉及伦理、法律及行为判断等诸多元素,在30分钟内让考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委实有些难为人。在该高考作文题公布后,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曾用“无语”形容此题,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父亲开车打电话不少,但不听劝阻者少、多次劝阻还不听更少。而即使有,也并非要用举报的极端方式解决。所以他认为此题是弃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于不顾,“偏选犄角旮旯难学生”。真是一语中的!

高考作文命题制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命题立意、学生能力和判卷难度等,命题制题者不能超常规、悖常理的与考生玩“躲猫猫”,就是想出乎人的意料之外,让考生猜不到、压不中。

@爱心菇娘遭到网友集体围攻,其实是代人受过,所代之“人”,即此作文题的命题者。高考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倘若高考作文过于另类,则不利于作文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故而,作文的命题制题当慎之又慎,切勿玩噱头。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