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多些“二维码扫墓”来移风易俗

2015-03-31 16:30:59?戴先任?来源:长沙晚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未来扫墓,直接扫二维码”将不再是网络段子,重庆市一陵园将二维码印到了逝者墓碑上。3月29日上午,重庆市永川区白塔园负责人介绍,为方便家属祭扫,该陵园的花坛旁、大树下将竖立铜牌,上面印着逝者姓名以及二维码,好似一张逝者的名片。(3月30日《重庆晚报》)

扫墓真的变成了“扫墓”,扫二维码后,会进入网上纪念墙,上面有逝者姓名、生平简介、生前照片、足迹、印象评价、纪念日志等板块,亲友上传图片以及相关的缅怀文字来缅怀故人,就可以完成“指尖祭扫”。这种方式,今后将逐渐在重庆主城各大陵园推广,值得各地祭扫者借鉴。

马上就到清明节,各地民众已开始纷纷去扫墓,传统祭扫方式还是占主流。其实祭拜先人,主要还是为了表达对先人们的感恩,感谢他们给予我们生命,感谢他们生养了我们。传统的焚香燃烛、点炮烧纸,说到底只是一种纪念方式,如果给民众更多文明、环保祭拜方式的选择,就不至于让民众的思念之情无处寄托,人们也会慢慢选择这种于人于己都有益的方式祭拜。

但很多职能部门在殡葬改革的软硬件层面,并没有下足功夫,如2013年中国殡仪馆数量1784个,仅比1984年的1549个增加了235个,年均新增不到8个,只有少数一些地方火葬及集中办丧有补贴,一些选择生态葬、选择死后不留遗体的逝者并没有很好的去处,这些逝者的亲属,既得不到多少国家的补助,也没体会到多少荣耀感……在这种情况下,民众自然不会选择配合殡葬改革。另外,一些陈腐观念还影响着民众的思想。

多一些二维码扫墓这样与时俱进的扫墓方法,既能满足民众清明扫墓的需求,契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又节能环保,可以带动传统习俗与时俱进,进而推动殡葬改革的进行,从而移风易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