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廉政教育也应算好“廉洁账”

2014-12-24 08:20:01?朱昌俊?来源:长江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广州市重点工程项目办公室发布招标公告称,耗资1.1亿的广州市党员干部法纪教育基地即将开工,按照计划,该教育基地建成后将用于党员法纪和廉政教育,举办廉政展览和法纪主题报告等。(12月23日《南方都市报》)

在高涨的反腐行动之下,强化对各级党员干部的法纪和廉政教育,防腐于未然,亦是推进反腐、呼应反腐行动的题中之意。以此视之,广州市新建党员干部法纪教育基地,初衷确为好。

但廉政教育基地修建,需要耗时3年,高达1.1亿的投资,占地近30亩的规模,在廉政教育的主题下,似乎跳跃了奢华的霓裳舞。这厢有明文规定“5年内不得新建楼堂馆所”,那厢迫不及待干起了大操大办。

廉政教育确实重要,但重要未必需要用奢华的方式去烘托它的主题。毕竟实质性的内容是教育,教育的主题又是廉政,斥巨资建廉政教育基地违和,除了公众对其奢华基地教育结果的担忧与质疑外,更涉及两个与廉政教育相关的思考。一来,这样在专门化的廉政基地接受廉洁教育,其实早就常态化。效果到底如何,从当前老虎苍蝇狐狸被抓的数量来说,恐怕不容乐观;二来,过度依赖如此的“教育防腐”的形式,而疏忽了真正问题之所在——制度化建设,法治防腐的核心。

因此,在当前的反腐形势之下,法纪教育与廉政教育固然需要强化,但思考廉政教育形式的创新,更多地践行“活学活用”,或更为紧迫。而更值得纠偏的反腐观念是,法纪和廉政教育,不仅是要让学习者充分认识到违法违纪的巨大危害,更大的目的应该是强化这样的反腐认知:严密的法纪制度约束,才是防腐的根本之道。

反腐没有捷径,廉政教育可被视为是反腐治标的一种方式,但反腐见实效终究要靠扎紧制度藩篱。尤其是在反腐由治标向治本迈进的关键阶段,我们更需要看到治本上的“大规模投入”。而这一背景下的斥巨资建廉教基地,终究难言让人看到太多的惊喜,相反,它所释放的某种反腐对于既有手段的依赖,更让人忧心其中的理念偏差。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