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催眠市场火热背后的冷思考

2014-12-15 15:47:58?范子军 刘建国?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今年徐峥、莫文蔚主演的电影《催眠大师》热映,历来披着神秘面纱的催眠术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在188比分直播:,同样有类似的催眠师。导报记者连日来就走访了188比分直播:的催眠市场,发现催眠越来越受到年轻人和富人的追捧,催眠师的最高时薪可达2000元。(12月15日 《海峡导报》)

催眠市场乱,监管快醒来!

范子军

神秘、神奇的催眠术悄然兴起,迎合了一些人减压、减肥等诉求,时薪数百甚至高达2000元的诱惑力,更催生出形形色色的催眠培训和咨询服务机构,与此同时,无门槛、无资质、无规范、无监管“四无”现状,无疑又使催眠市场潜伏了不少隐患和风险。当下我国并无明确的催眠师考核培训制度,也没有统一颁发的资格认证,仅凭国外某个催眠“大师”几天讲课培训发个证,就成了“世界权威”的催眠师,有的则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开展催眠业务,更有人甚至无证上岗,“零门槛”的催眠市场怎能不叫人捏紧一把汗?

不只是188比分直播:,整个全国,催眠术都称得上是个新生事物,过去缺乏相应的从业规范、行业标准、资质认定和市场监管,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催眠市场已经火起来,相关部门就不能再继续休眠,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新变化、新要求,尽管制订相关的规范性标准、制度,迅速将其纳入监管视线,避免长期处于管理真空地带,而不能等到问题出现了、矛盾发生了,再以缺国标、无依据来回应社会的关切。

鉴于催眠术更多地涉及情感、精神、意念领域,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复杂性乃至神秘性,有关方面有必要严格准入机制,由相关专家、权威人士研究拟订行业准则,职业培训必须纳入相关职能部门主导的专业技能培训,彻底改变当下的散乱局面;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取得从业资质和服务资格,杜绝“游医”私下催眠,确保可控、可管、可约束、可追责。当然,有催眠诉求者要得保持清醒头脑,增强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既不能过度迷信催眠术,更不能轻易“被催眠”,切实做到趋利避害。

心理焦虑不能依赖催眠修复

刘建国

毋庸置疑,如今的社会压力确实越来越大,令人感到焦躁不安。严重者甚至会精神抑郁。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社会大环境具有关系,也与当前每个人的自我追求相关联。快节奏的社会中,个人的需求较多,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对于物质生活的向往,都引发了不同的心理焦虑。

其实,通过催眠术,让自己的心情放松下来,从而实现自我调适,也是不错的方式。毕竟,日常生活中,我们总在忙忙碌碌,根本无暇去休息一下,释放一下。日积月累之后,个人的神经紧绷,缺乏释放的渠道和途径,必然会影响到心理和身体的健康。但是,催眠并不是万能药方,修复个人的心理焦虑,并不是催眠术就能解决的。

催眠术的使用,不过是瞬间调适,并不具有长期性。作为催眠师,不过是对患有心理焦虑之人,采取的心理慰藉方式,让他们在自己的引导下,忘记烦恼,舒缓下紧张的神经。那么,催眠术一旦失效,心理焦虑者又将回到现实中,大量的烦心事、闹心事又将涌入脑海,焦虑感必然再次产生。

对于催眠术,不妨抱着一种理智的心态,不要过于迷信其背后的功效。苦恼与烦心,本就是生活中的一种作料,酸甜苦辣咸必不可少。关键是自己的心态如何。假如,揣着一肚子心事去做催眠,恐怕只是“短暂疗法”,苦恼依然伴随左右。然而,如果能够乐观、开朗,让自己的心情走出阴霾,即便不依赖催眠术,照样可以享受到幸福的生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