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怀邵衡铁路做活区域经济文章

2014-10-14 14:36:39?克图江?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怀邵衡铁路是纳入今年国务院确定责任目标的重点项目,全长318公里,设16个车站,为设计时速200公里的客货共线线路。项目经过怀化、邵阳、衡阳三市14个县(区),西起怀化南客站,在邵阳与洛湛铁路交会,东至衡阳颜家垄站,总工期54个月,计划2018年底建成。(10月12日《湖南日报》)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交通基础设施的贡献斐然,尤其在一些开明政策引导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极大地促进了产业集聚,弥补了由于空间差距引发的约束,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的作用显著。

而沪昆高铁湖南境内路段也将相继开通,怀化将首次开通高铁。如若怀邵衡铁路建成,怀化将再添一条新线,并与长沙、衡阳形成高铁“金三角”,在提升衡阳、邵阳、怀化三市的区位条件的同时,也将大大增强湘西南区域的经济活力。

怀邵衡铁路将打破了湘边界区域同其他地市的屏障,提高了空间可达性,削弱了怀化的边界效应,使得城市之间的生产要素流动更为顺畅,而原本由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的重大区域差异也能得到缓解,促使经济集聚力和离散力的趋于相对平衡。经济资源的全新布局必然会促进铁路相关产业间的协同集聚,形成协同集聚、相互嵌套的新的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重塑全省经济版图。

新一轮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达到市场一体化整合的效果,可以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良好的交通网络使得本来经济活动低密度区将更加具有吸引力,促使已有或潜在企业获得与其他区域交往联系的更多机会。同时,在给定空间距离情形下,又能节约一定的时间成本,促使外围低密度经济区可以更便捷地向中心区供给产品,从而激化区域内企业的良性竞争,这也意味着湖南中心区域可以从更低成本其他区域获得更加丰厚的收益。

初始经济活动的增长促进了社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而交通运输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活动的扩大,新线开通一方面能够有效地缓解了客运压力,以其特有的快速、舒适、安全等特点激发了潜在的客运市场,增强人们的出行意愿。新线又能很大程度上缩减一些区间的运行时间。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了铁路货运市场的发展,由于铁路运输部门在客运高峰时期采取“保客限货”的方式,不利于货运市场的发展,新线开通便可腾出一定线路空间,致力于发展货物运输,适应日益增长的货物运输需要,完美释放客货共运问题的压力。

此前怀邵衡铁路怀化市境内黄岩隧道等2个重点控制工程标段已开工建设。目前各施工单位快速跑步进场,施工准备基本完成,隧道、路基、桥梁主体工程已全面展开,施工的进展势必带动更多的相关产业的就业机会。

相信怀化、邵阳、衡阳三市沿线市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在下一步中会紧密协作,形成合力,创造良好施工环境,优质高效推进怀邵衡铁路建设,从而促进本省的经济增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