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女生拒绝“黑车”安全更要“落地”

2014-09-02 17:40:11?符向军?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一个月不到,在苏州、济南、重庆等地就接连发生多起女大学生被侵害案,其中2名凶手是黑车司机,“黑车之祸”也再次触动了社会各界的敏感神经。在学生返校高峰来临之际,本报记者假扮“黑车司机”,兵分多路,在独身女大学生频繁出没的地点“拉客”。结果显示,188比分直播:多所高校的女生安全意识普遍较高,面对记者的各种“引诱”和“纠缠”,她们均表示拒绝。(9月2日《海西晨报》)

“黑车之祸”触动了社会各界的敏感神经,也敲响了社会公共安全的警钟。面对“黑车”,从海量媒体信息中闻听“黑车之祸”的学校女生们,自然都会提高警惕、多个心眼,避之惟恐不及,但这毕竟是权宜之计,并非万全治本之策,尤其对初次出远门的大学新生来说,人生地不熟的她们如果遭遇强横的、诡计多端的或者拉帮结派的“黑车”司机们,结果堪忧,而非“惹不起躲得起”那么简单。

另一方面,近期爆出的女大学生失联、遇害的事件,并非都出自“黑车之祸”,“黑车”作为公共交通不畅下的“便利”交通工具,恰好承载了需要急急赶路而又缺少人生经验的年轻女孩们,多重因果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但其实罪责之棒不应只落在“黑车”之上,除了女孩们自身安全意识不高,还有其他违法犯罪分子向女孩们伸出了罪恶之手,比如因为嫌犯买彩票花光钱而抢劫杀人的苏州女孩遇害事件。此外,所谓“黑车”也并非就与“黑恶”行为划上等号,不少“黑车”也是生活所迫,除了没有合法运营资质,并无其他违法犯罪劣迹。

因此,审视近期女大学生频频遇害事件,我们应把眼光放得更开阔与长远,这样才不失公允客观的视角,也利于各方面采取科学应对举措。

每一位搭“黑车”、和陌生人搭讪的受害女孩,固然是轻信的俘虏,是安全防范意识不高的后果,但更是生命安全教育缺失、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公共空间安全设计不到位的牺牲品。

我们不能仅仅冀望于单身女孩们提高警惕,而是人人都要做好“护花使者”,社会各界都要行动起来。要做好学生、家庭、校园的应急避险教育、生命安全教育;要依法规范出租车辆运行,严厉打击不法“黑车”,并加大市政交通建设投入;要强化包括偏僻弄堂小巷、城郊马路乃至荒郊野外在内的公共空间、场所的亮化建设、安全建设,提升安全巡防力度。与此同时,投入更多社会治安力量,增强法律惩治措施,让公共安全“落地”,让罪恶无处下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