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灾难面前 平凡之举也可感人至深

2014-08-07 14:53:41?唐 华?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连日来,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成了全国人民最牵挂的地方。救灾过程中,解放军战士表现出来的舍身忘死、与受灾群众心连心的大爱精神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他们是灾后救援的主力,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赈灾工作。与此同时,当地灾民也井然有序地组织起了自救工作,一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同样让人感动。

据媒体报道,在震中鲁甸县龙头山镇,47岁的村妇冯忠俊在路面支起两口大锅,熬大米粥免费给过路的人喝。尽管只配了两种辣酱和白糖,但这样的白粥却已熬了1000多碗,让很多人在这个粥铺前享受了地震以来第一顿有米的主食。

也许,在一些人看来,1000多碗粥对如此大规模的赈灾工作影响有限,帮助不大。但我要说,这看似平凡的举动在精神层面的意义不可小觑。救灾工作就如同一场战争,而战争的胜败除了取决于战略战术是否合理,还在于心中的一口气。“两军交战勇者胜”,强大的精神力量将直接决定胜败走向。

1000多碗粥代表了灾民对救灾部队和志愿者的感恩之心,承载了暖意浓浓的军民鱼水之情。试想,救灾官兵喝下灾民亲手熬制的大米粥,除了能缓解疲劳和饥饿,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满足。这种精神力量必将激发官兵们更多的潜能,投入到艰苦的救灾工作中,让更多的受困者得到解救。

1000多碗粥代表了灾民对赈灾工作必将取得最终胜利的坚定信念。在地震中,村妇冯忠俊失去了家园,但她没有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是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自救工作中。她的举动会影响、激励更多的灾民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灾后的生活,这不仅会平复涌动在灾民中间的悲伤情绪,更会鼓励更多的灾民参与自救,推动救灾工作有序进行。

最后,我们希望,灾民在开展自救过程中,一定要听从灾区有关部门的安排,以保证自身安全为前提。毕竟,灾难面前,人的生命才是最珍贵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