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除了足球,巴西还有一点值得“借鉴”

2014-06-18 07:18:56?谢伟锋?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在这个夏天里,中国很多家庭的电视机注定是巴西时间的节奏。我们通过屏幕,感受足球的魅力,而笔者在看央视体育频道的时,发现一档足球综艺节目的片花,竟拿了巴西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做背景。其中,就有科科瓦多山顶上的耶稣像,和里约热内卢的诸多的贫民窟。

和很多拉美国家一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巴西也没能逃脱中等收入的陷阱。经济转型乏力,且在过快的城市化的催化下,具有巴西特色的“贫民窟”应时而生。数十年过去了,贫民窟内的居民似乎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他们的锅碗瓢盆也在各种影像中得以体现。从《上帝之城》到《生死时速》,再到《里约大冒险》,现如今,连巴西世界杯的宣传片都要很时令地将其拎出来切成素材。可见,我们走城镇化道路,巴西数量众多的贫民窟,也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笔者要打消诸位看客的疑虑。中国的城镇化会不会也制造出巴西那样的贫民窟?这样的想法未免太多余。先说巴西吧。巴西政府于上世纪90年代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量缩减政府公共预算。而这次,身为足球王国的巴西人竟然抵制起世界杯来,足见政府对于公共预算投入已捉襟见肘。

而我国则有另一番风景。现在,棚户区改造就是要将破旧的民居进行“翻新”,这是我们顶层设计长期致力的工作。于此同时,我们制定了金融服务支持改造的实体经济政策。有国家政策托底,我们是不可能制造出巴西贫民窟般的“奇观”的。

不过,作为金砖国家中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国度,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而城市却没有相应的劳动岗位,来消化他们的期待,这就影响了巴西城市的和谐发展。而在我国,也有很多农村人口涌入最前线的城市,这导致了“城市病”的产生。如果不找到药方,恐会影响城镇化的整体规划。

原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农民进城易引发“贫民窟病”。按照他的说法,小城镇是大城市不可缺少的“拦水坝”。然而,大城市里有更精彩的人生梦,以及更为丰盈的民生保障。政府如何权衡一座城与一个人的双向述求?同时,农民是否愿意上楼?乡村是否存在空心化?民生保障的投入是否给足给到?这些问题,恐怕也是仇保兴们应该深入讨论的事情。

笔者认为,城镇化的进展与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譬如巴西,都已有能力举办奥运会和世界杯两大盛事,其经济实力自然不容小觑。但它却也有不少贫民窟。可见,城镇化是个举国之力的系统过程,也是需要时间来做考验的事情。它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笔者即兴地拿正办着世界杯的巴西来说事,权当是竖起一面镜子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