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188比分直播:|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188比分直播:|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别把“打骂教育”与“暴力教育”混为一谈

2014-05-22 07:27:02?许智豪?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一位在杭州打工的父亲,因发现11岁的女儿抄作业,于是将女儿拖到车棚里,吊起来打,打了以后,父亲离开半小时回来,发现女儿快不行了。随后,父亲急忙把孩子送往医院。不过,让人惋惜的是,小女孩最终还是没有被抢救过来。(5月21日《新闻晨报》)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骂不成材”。现代文明社会中,这种传统教育观中的“体罚因子”,并没有随时代变迁而消弭。近年来,家长体罚孩子造成严重伤害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打骂教育”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与反对,甚至被认为是一种虐待和犯罪。然而实际上,“打骂教育”并非“暴力教育”,人们所强烈抵制的,应该是后者。

教育要以引导为主,打与骂作为一种辅助性教育手段,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与意义。人们都说,现在的孩子都很金贵,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都是“碰不得骂不得”。换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一种“娇惯”。诚然,打与骂的却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负面影响。但在某些时候,如果“打骂教育”所带来的正面效果要大于其产生的负面影响,那这种教育手段就可以被运用起来。比如,对一些生性顽劣的孩子,任何“非体罚”的教育方式在其身上毫无作用。唯独靠打,才能起到管教效果。这种时候,“打骂教育”的辅助性教育意义便能得到体现。

很多人反对“打骂教育”,都会以打死孩子、打伤孩子等极端的个案作为理由。不可否认,类似的悲剧一再上演,的确反映出“打骂教育”存在的弊端。但细细想来,打死打伤孩子的这种教育悲剧,是真正的“打骂教育”吗?显然不是。笔者认为,打死打伤孩子,并非“打骂教育”的错,而是因为教育者未能正确把握尺度,将“打骂教育”异化成了“暴力教育”。从本质上说,二者虽有共同点,但一个正常,一个极端,毫无可比性。由此来看,如果因为极端的“暴力教育”现象,就全盘否定“打骂教育”的合理性,那就是因噎废食了。

“打骂教育”变为“暴力教育”,家长的情绪管理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很多体罚孩子导致悲剧的事件中,家长都不是有意为之,通常都是在体罚过程中一时失去理性,让“打骂”变成了“暴力”。比如,有些家长在体罚孩子时,“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强烈,加之想着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如意,许多不良情绪就会涌上心头,进而异常暴躁,不经意间就下手过重,对孩子带来严重伤害。

面对打伤打死孩子的教育悲剧,我们不妨给“打骂教育”一点宽容。但与此同时,我们仍要呼吁,对于这种补充性的教育手段,家长们也要慎用,切不可让其异化为“暴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188比分直播: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188比分直播: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188比分直播: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