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三亚发红包,佩服吐槽人

2014-05-07 14:48? 柏文学?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5日,三亚市财政局对外发布消息,2014年上半年物价补贴发放工作启动,符合条件的居民每人将一次性获得360元补贴资金,发放金额共计约2.2亿元,该消息引发了外界广泛关注。(5月7日《京华时报》)

浏览网络上广泛的“关注”,不难发现,基本立场泾渭分明,即点赞和吐槽。跟帖网友们估计是所谓的“吊丝”者居多,基本是一边倒进行热情点赞,甚至希望各地向三亚看齐,全国一起发红包。不过却有专家认为,这些意见属于民粹主义。近年来,当“民粹”一词出自专家之口时,明显能够品嚼出贬嘲之味,正如屌丝们也以“砖家”来反唇相讥一样。对三亚发红包的,也见专家学者公众人物。对此吐槽者,只是专家学者阵营中的一部分。

本人以为,三亚发红包,无槽可吐。公共财政有余力,还财于民,普惠众生,其美其善,无可置疑。老百姓的收入增长,跟不上GDP的增长,更跟不上政府财政的增长,已是多年的现象,始终未见纠偏。关涉民生的物价上涨,也大大超过百姓收入增长,实际购买力甚至在下降通道中,乃是不争的事实。早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来袭时,政府借鉴港澳发红包的呼声便此起彼伏,终未见影。三亚从2010年开始发红包了,难道不是顺应民意民情?

再说,三亚发红包,也非突发奇想。2010年下半年全国物价全面上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相关部门要求地方政府可以利用财政基金发放物价补贴。三亚市按照中央要求做了,启动了物价补贴方案。但是更多的地方政府,没有按照中央要求做。部分专家学者们,不对没有实际行动者吐槽,却对付诸实际行动者泼口水,实在令人不解。我们不妨看看,所吐口水是否经得起推敲吧。

有说三亚以此“出风头”、“刷好评”、“博取全市民众开心”、“正事不做,只会发钱”,这类言论显然缺乏思辨善意和逻辑理性,不值理会。说“发红包不如减税”,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况且减税未必惠及百姓。说“全民均派不如发给困难群众”,其实普发成本最低,寻租空间最小,而且既然叫物价补贴,就给贴给受物价上涨影响的全体人。说“要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其实“发展成果让全民共享”就是最大最重要的“刀刃”。说“发红包不如创造就业岗位”,其实刺激消费、提高百姓购买力,就是扩大需求、刺激供给、创造就业岗位。

三亚正忙着表态:“派发2.2亿红包来自三公支出收缩”、“发2.2亿红包主要是为稳定物价”,这是应对专家吐槽啊。众口铄金,人言可畏,想做点事,还真不容易。给大众发红包,也会遭遇吐槽,不由想起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当然更需要想起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面对难以接受的吐槽,还是肃穆站立、平视以对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