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剥掉“只送不吃”的伪善“外衣”

2014-03-05 10:58? 薛家明?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贵阳出台要求除婚丧以外,党员、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摆升学宴、满月酒等其他宴席,婚宴最多不得超过30桌,且不能接受同事、下属送来的财物。禁令出台,开阳酒风今如何?酒禁令给当地又带来了怎样变化?记者在走访了解到,随着禁令出台,当地的办酒风的确得到了明显遏制,但一种新的请酒方式正在冒头——只送不吃。(3月4日   贵阳都市报)

禁酒令下,即使是开阳等酒风盛行的“重灾区”,宾馆酒楼都门可罗雀,可谓“秒转作风”。但记者却发现,随着禁令出台,尽管“酒风”立刹,但一种新的请酒方式正在冒头——只送不吃。只送不吃看起来,既可以避免在酒楼里产生不必要的奢侈浪费,又能减少迎来送往的讨饶,是双赢之举。事实上,却不过是“人情风”的一个“有毒”变种。

虽然,与明目张胆的摆升学宴、满月酒相比,“只送不吃”可以带来,餐饮业萧条、白酒销售预冷、吃喝请送降温等“正效应”。但殊不知,相交高额礼金,只送不吃的危害更大。大额礼金好歹还有人情的“遮羞布”,还是打着讲礼尚往来的“幌子”,高礼金虽然有害,但毕竟是“副产品”。如今,“只送不吃”属于脱掉人情的伪善外衣,变成赤裸裸的行贿。已经与人情“绝缘”。

过去一天要吃10台,如今十天半月难见一席,这本是好事。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在“酒风”立刹、餐饮业萧条等遮盖之下,也许高价礼金还在涛声依旧,只是更加隐蔽,更加不易察觉而已。实际上,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停顿符。否则,它就会有反弹、出变种、搞新花样。如果陶醉于餐饮业萧条、白酒销售预冷的假象就会误事。

事实上,“只送不吃”的背后是对权力的献媚和对人情社会的无奈。正如会所与监管总是“躲猫猫”;小偷与警察“捉迷藏”一样,“只送不吃”有着顽强的生存空间。因此,希望有关部门不要安于现状,对“只送不吃”等擦边球要宜将剩勇追穷寇,在进行一次严厉的“围剿”,彻底剥掉“只送不吃”的伪善“外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