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治理垃圾邮件得动真格

2014-01-14 07:31? 欧阳晨雨?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如果耳边多闻些运营商因垃圾短信和垃圾邮件等被重罚的“号外”,相信各种垃圾邮件、垃圾短信等泛滥局面亦会大为改观。

据统计,全国每年垃圾邮件超过3700亿封。很多人在愤恨之余,只能将其用鼠标扔进“垃圾箱”。也有不少人因此上当受骗,不明不白地蒙受经济损失。

如何才能清扫垃圾邮件?垃圾邮件的泛滥与监管不力不无关系,很多知名邮件运营商对垃圾邮件采取默许态度,甚至自己就从事垃圾邮件群发业务,这是造成垃圾邮件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正如一些法律专家所言,要形成一个立体的打击和治理网络,对那些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问题是,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不乏藐视法律者。

垃圾邮件的治理,便遭遇了一阵“逆法而动”的寒流。尽管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明确规定,未经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个人邮箱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工信部《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发送垃圾邮件最高可处以3万元罚款,可现实中泛滥成灾的垃圾邮件,却无视这些法规的存在。

与治理垃圾邮件类似,数年前工信部就依法开展过一次垃圾短信专项行动,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都签署过治理协议。然而,这些运营商均卷入垃圾短信产业链不能自拔,有的甚至还给群发企业返利。

对于垃圾短信、垃圾邮件泛滥,相关运营商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自觉缩回寻利之手,采取一切技术监管手段,浇筑一道防范不良信息的坚固堤坝。规避国家法律和逃避社会责任,不仅会受到法律制裁,还会受到公众道德谴责,最终结局就是关门大吉,彻底退出市场。

当然,惩戒板子也不能完全打在有关运营商的屁股上。猎人打不着兔子,不能总怪对手太狡猾。垃圾邮件屡禁不止的背后,固然有运营商利用技术规避的因素,可也不能排除某些部门监管责任的缺失。如果耳边多闻些运营商因垃圾短信和垃圾邮件等被重罚的“号外”,相信各种垃圾邮件、垃圾短信等泛滥局面亦会大为改观。

本报特约评论员 欧阳晨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