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2013十大语文差错”是堂精美语文课

2013-12-25 10:35? 毛开云?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13年常犯的十大语文差错有哪些?昨日,著名语文刊物《咬文嚼字》对此进行了盘点,这十大语文差错主要来源于热点社会新闻事件,其中包括棱镜门、央视汉字听写大会、高考等。(12月25日《重庆晚报》)

世界上最怕的是“认真”二字,共产党人最讲“认真”。《咬文嚼字》常常挑出语文差错,这不是吹毛求疵,而是对中国语言文字的尊重和敬畏,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正是从这个角度说,“2013十大语文差错”是堂精美的语文课。

说其“精美”,首先在“精”,其次在“美”。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搞科研如此,对待祖国语言文字同样应该如此。我国的语言丰富多彩,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本身就证明了其深不可测的奥妙和撼人心魄的魅力。比如,自己的“己”,应该不封口,封口就变成了十二时辰中的“巳”时,半封口就变成了已经的“已”。这点细微差别,不要说外国人很难辨别,就是中国人自己也常常弄错。然而,正是这样的点点差别,展现了中国人做事讲究精益求精。

在“2013十大语文差错”中,很多地方体现出“精”:比如,王立军、薄谷开来认罪“伏法”,显然应为“服法”,因为“伏法”指犯人已被执行死刑,“服法”则指犯人服从判决。王立军、薄谷开来没被剥夺生命,当然不能用“伏法”。又如,棱镜门事件是“泄密”,而不是“泄秘”,因为“秘”强调客观上不为人所知,如秘方、秘史、揭秘等,而“密”则强调主观上不想让人知道,如密谈、机密、泄密等。斯诺登“泄密”,肯定是强调主观上想让人知道棱镜门事件。

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很美:造词方面,有很多感叹词;语调方面,可以抑扬顿挫;语义方面,一词常有多义;文字方面,中国书法已经充分展露——楷书之端庄美、行书之飘逸美、草书之豪放美……中国书法美不胜收,中国文字更是美在其中。

“2013十大语文差错”中,温岭“杀医案”误为“弑医案”、易混淆的两个字“蜇”与“蛰”、“羊蝎子”误为“羊羯子”,等等。若不是《咬文嚼字》细细咬嚼,估计很多人犯错尚不知道,且会一错再错;若不是《咬文嚼字》娓娓道来,估计我们还会坚持错误,甚至为错误找出很多理由。

“2013十大语文差错”是堂精美的语文课,其实也是一堂常识课。以上所说之“精美”,何尝不是一些语文常识?尤其是像浙江高考作文题摆乌龙,把英国作家戈尔丁在《蝇王》中的名言,张冠李戴安放到了美国作家菲尔丁身上;将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冠以“文职将军”头衔;将词义截然相反的两个词“受权”和“授权”混淆……稍稍有点常识或者简单查阅一下,这些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要想完全弄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对待中国语言文字,必须应该像《咬文嚼字》一样认真。唯有如此,中国语言文字才不会受到糟蹋和亵渎,才会越来越焕发出时代的光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