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全科医师”如何才算培养“到位”?

2013-11-05 17:03? 武  洁?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昨日,省卫生厅、省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188比分直播:省2013~2015年全科医生培训实施方案》。《方案》明确2013~2015年,我省计划每年通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方式各培训300名全科医生,通过在职学历教育每年培养全科医生100名。通过较为系统的全科医学相关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力争到2015年底实现为城乡每万服务人口培养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海峡导报》11月4日)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准,人才问题首当其冲。为城乡每万名服务人口培养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强化基层医疗人才资源的配置,可谓切中了基层医疗问题的实质。

不过,仅仅是有了全科医生的配置计划,是不是真的能够让基层医疗人才资源得到补充,并优化基层医疗服务资源的配置,恐怕还不能过分乐观。在国外,“全科医生”其实就是“家庭医生”,这类医生有着丰富的医疗知识与诊疗经验,同样也有着不错的收入。而要培养出一个“全科医生”,往往要花费比普通专科医生更长的时间,尽管全科医生在专科上未必要有专长,但要想对门类诸多的医学专科都有所涉猎,并具备相应的诊断能力,同样绝非易事。为了达到全科医生的水平,往往需要在很多科室做长期的轮训。“全科医生”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对象,提供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的服务,既然服务对象更多是高端人群,其收入自然也相当不菲。付出与回报的对等,才能确保“全科医生”的来源和去向可以良性协调起来。

而反观国内的现状,乍一看来是“全科医生”存在缺口,但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并非国内医学院校没有培养“全科医生”的能力。恰恰相反,对基层医疗缺乏必要重视,以及家庭医疗服务的基本缺失,才是“全科医生”缺乏用武之地的大背景。不难设想,花大力气培养出来的“全科医生”, 假如只能在不受重视的社区诊所呆着,不仅地位不高,收入也可怜的话,“全科医生”自然多不了,即便培养出来了,人家也未必愿意扎根基层医疗机构。

从这个意义上说,仅承诺“每万服务人口培养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只能说是走出了第一步。真正意义上强化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其实更需在全科医生的培养与医疗服务重心下沉上加大力度。只有真正给予基层医疗足够的重视与投入,加大基层医疗投入的比重,让公众体会到 “全科医生”的价值与好处,让“全科医生”们也有了职业成就感和体面的收入,进入了良性循环,“全科医生”这个“健康守门人”才能真正到位,基层医疗服务也才不会再受人才掣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