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看病仍贵警示医改还得加力

2013-10-31 09:14:07?罗瑞明?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我国启动覆盖城乡的医改已有4年。28日,零点调查集团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医改阶段性成效不明显,超九成被访者认为看病费用仍居高不下,87.4%的人表示看病更贵了。(10月29日《羊城晚报》)

该集团的调查未必很准确,但是足以说明看病贵问题仍然存在,而且有越来越贵的倾向。

看病贵的主要原因在于药价,之所以还贵,问题在于明的是降了,而暗的却升了。从药品生产到销售要经过种种关卡,有总经销还有分经销,经过一道关,就得按比例抽取一部分利,越贵的药按照比例抽取的份额就越大,越有可能畅销;而低价药中间商获得利小,自然就遇“冷眼”或者打入“冷宫”,为了迎合此种利益需求,药厂生产的药就高不就低,廉价药拱手相让隐身而退。

其二,医保药虽说实行了指导价,但是此种指导并不是最低,有的偏高,有的甚至超高。比如,芦笋片的出厂价为15.5元,而某省2010年度集中采购药品投标报价指导价格是136元。这些因素的存在,药品即使降价,即使是实行“医药分离”也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从目前看,虽说不少的医院取消了“以药养医”,但是由于财政补贴不到位,医院还得靠自己进行创收,即使是有些医院财政补贴非常到位,为获得更多的利润,也会从另外的渠道进行创收。比如,各种仪器的检查费。有的小病要做多个检查,甚至重复进行检查,有的肉眼就能看出来的病也非得做检查不可。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位老人“从头部到盆腔,28小时被做13次CT”,检查如此之多,看病费用怎能不高?如果住院则更会费上加费,又是床铺费,又是护士费,这费那费,即使是不做任何治疗,账目单也让你吓一跳。

看病贵的问题由来已久,为此,有关部门在多方面进行了改革。比如,多年来药品降价就进行过30次之多;逐年提高医药费比例;尤其是改革“以药养医”机制,实行医药分离。这些措施确实非常有力,但解决看病贵是个综合工程,需要多头跟进,如果“头痛医头,脚痛治脚”,改革的功效也会抵消,看病贵不仅得不到有力的遏制,反而加剧。

因而,要解决看病贵这一难题,还得加大医改的力度,首要之处对医疗中间环节动刀,尽量减少和取消中间商,如果像香港哪样“药厂到患者之间极其精简的销售链,没有中间盘剥”,药品还会贵吗?其次,不仅对药价进行控制,对检查费用也应进行限制,防止多检查,滥检查;再次,应大力提倡“单病种收费”,尤其是对医院的各项收费应适时进行检查,对“过度医疗”者进行处罚。如此,看病贵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