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假新闻”中沉没了多少信任?

www.fjnet.cn?2013-10-23 11:14? 奚旭初?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9省市试点跨省就医即时报销”是讹传——近日,“9省市跨省就医的患者不用再回参保地报销”的新闻引发不小反响。记者获悉,目前没有9省市试点跨省就医即时报销的计划。(10月22日《新闻晚报》)

昨天还是万众争说的“重磅消息”,今天就成了讹传,这样“以正视听”的情形,这些年并不少见。比如几天前有媒体报道了江苏高考改革的消息,第二天就有最新消息称“传言不实”;前不久有媒体称“交通拥堵费”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但很快又被指“消息不实”。再比如前不久有媒体称北京将出台措施加重外地车在高峰时段进城违法处罚,但有关部门很快回应称“消息不实”。左一个“讹传”,右一个“不实”,为何有这么多“假新闻”?

刚刚出台的“权威信息”,一转身就遭到另一“权威信息”的否认,都是言之凿凿、信誓旦旦。尤具讽剌的是,消息一经披露,相关评论也蜂拥跟进,“立马就评”,或慷慨激昂说意义,或鞭辟入里析利弊,焉知弹赞褒贬竟然全是源于空穴来风,连靶子都是假的,遑论放空枪?

为什么“假新闻”屡禁不止?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需要追根究底才会真相大白。但可以肯定的是,“假新闻”是社会公害:一次次以假乱真,在谣言、辟谣的怪圈中往覆震荡,长此以往,社会公信力将被弄得千孔百疮。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一个前提,就是社会公信力。

这些年来,人们的“不信任感”依然存在,“谁说的都不信”也似乎成了一些人的思维定势。这个现象犹如一面镜子,集中映射出信任缺失的社会心态危机,使公众对一些东西表示怀疑。这种信任危机,源自屡屡曝出的造假丑闻以及假新闻。如果说“习惯性怀疑”敲响了警钟,那么如何堵塞“不实新闻”出笼的漏洞,当成为我们迫切关注的现实问题。

  • 责任编辑:林锦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188bet体育_188比分直播-中国竞彩网备用推荐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188比分直播: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188比分直播: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