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最难就业季并非一声娇嗔

www.fjnet.cn?2013-05-23 10:02? 姜  葳?来源:北京晨报 我来说两句

据教育部统计,今年全国高校有699万名毕业生,创下历史新高。这是个什么概念?是十年前212万毕业生的近四倍。而十年前的2003年,正是高校拉开扩招大幕后第一批毕业生走出校园。

没错,我正是于1999年乘着扩招的第一波洪峰升堂入室步入象牙塔。那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区区101万,还可以被称为“天之骄子”,师哥师姐们的工作几乎唾手可得令人艳羡。结果轮到我毕业找工作时,发现竞争激烈——文科,女生,实习经验不足,尽管顶着“211”名校和“京户”的招牌,依然“被逼无奈”地读研了。读研毕业时却发现,就业形势还不如本科时节。

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就业形势似乎一年难过一年,这从我所负责的就业领域新闻即可见端倪:高校为保就业率不惜替学生签订“伪三方”,“国考”之狂热只能用“两年工作经验”来浇灭,硕士生争相应聘城管保洁,教育部出台规定招聘禁设户籍、性别、毕业院校等门槛……

有人说,最难就业季,其实想找份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挑份好工作,现在的孩子太娇贵,啧啧。可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无论是“体面劳动”还是“活得更有尊严”,都是每个人堂而皇之的正当追求。莘莘学子苦读十余年,想找一份专业对口发挥特长、薪水又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绝不是非分之想。

在年轻人一窝蜂想当公务员、想进“体制内”之时,且慢指责他们贪图安逸、循规蹈矩,不妨先反思一下我们在收入分配、社保待遇等方面的制度设计是否合理?养老改革试点频频遇阻原因何在?房价为何越控越高?权力是否真的能在阳光下运行?看病养老、求职上学这些基本公共服务能否不托人不拼爹?进大企业能保证同工同酬吗?进中小企业能拿到加班费吗?

这些天一个“80后为何暮气沉沉”的帖子在网上火热。其实“80后”只是个标签,代表的是改革转型洪流中面临重重压力与忧虑的庞大群体。同样,“最难就业季”也不只是应届生们的一声娇嗔,整个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成才环境。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188bet体育_188比分直播-中国竞彩网备用推荐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188比分直播: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188比分直播: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