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要正确理解“恋爱登记制”的善意

www.fjnet.cn?2013-03-26 11:26? 邓闽军?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日前,汉口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推行“恋爱登记制”,对该院恋爱的学生进行摸底,并由老师充当恋爱学生的“爱情保镖”,调解情侣争吵,开导分手恋人,防止失恋者做出极端的举动。经过一周时间统计调查,该学院共整理出一份1300余人的恋爱登记表,其中有493人是自愿登记。(3月25日《楚天都市报》)

虽说大学生大都已经成人,但其实在处理恋爱问题上显得并不成熟。学校介入学生的恋爱问题看上去有点过多的干预,对这种做法学生和家长表示不理解的也为数不少,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呼吁学生和家长正确理解“恋爱登记制”的善意。

前不久,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今年首次开设的《爱情与婚姻》选修课受到了学生们的热捧,80个名额的课程,却引来近千名学生争选。这也正说明了学生对恋爱和婚姻有学习的热情,必要的辅导和干预对想谈恋爱或者正处热恋的男女学生还是非常有必要。恋爱与婚姻生活是需要学习与经营的,恋爱也是一种成长的过程,婚姻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过程。在很多人看来,恋爱可以无师自通,甚至还有人会认为,恋爱是个人私事,学校进行登记管理是干涉个人隐私。应该说,看待问题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在对待学生恋爱问题的管理上,保护个人隐私当然是第一位,但调节处理恋爱纠纷,防止出现极端恶化也是学校老师具有的管理责任。

在大学校园中,男女学生因恋爱不成而发生的悲剧现象也为数不少。早在2011年,福州大学在全校推行“恋爱实名登记”政策,起因就是该校管理学院发生一起女生因失恋而自杀的事件,为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学校对大学生恋爱中可能引发的问题进行排查,建立大学生因恋爱问题引发意外伤害事件的预警机制和心理干预机制。教育部曾经发布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要求,其中包括性心理、恋爱心理等心理健康课成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让恋爱走进课堂是个很好的教育思路,大学生恋爱课程其实也是生命教育,对学校的老师也有较高的要求。

对待大学生恋爱问题,学校简单粗暴的干涉,强势介入肯定不妥,但是合理的干预是非常必要,也是充满善意的,学生情侣们要正确理解,家长要积极配合,老师要合理掌握尺度。情感问题是大学生自杀的重要诱因,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如何经营婚姻应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社会上很多人尚且如此,大学生早点介入学习也不失为好事。其实,对学生“恋爱登记”只是学生接受恋爱教育的第一步,对学生采用合理的引导方式、提供心理咨询等帮助才是学校老师面临的最大管理提升。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