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大学生贷款买苹果未必是坏事

www.fjnet.cn?2013-03-19 11:50? 邓海建?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武汉办理小额消费贷款服务的最大供应商——捷信公司近期做过一个粗略统计:从2012年1月至今年2月底,2万多名武汉大学生办理了担保服务,额度超过1.6亿元。这些学生贷款主要是购买新上市iPhone手机、iPad平板电脑,以及其他3G智能手机。(3月18日《武汉晚报》)

Iphone5热卖期,恰恰也是大学生贷款消费的高峰期。短短一个月,武汉就有2万多学生办理了担保服务,这还是一个粗略的统计,听起来确实是让人瞠目的事情。有人觉得这种花钱法则属于“崽花爷钱不心疼”,有人指责小额担保公司“借孩子消费趁火打劫”……事实果真如此吗?

大学生多满了18周岁。一个成年人,面对自己心仪的商品,没有选择旁门左道、也没有卖肝卖肾,而是借助商业信用行为正大光明获得,这是需要原罪的事情吗?一者,大人不能用几十年前的消费模式来丈量今日大学生消费的是与非,在有偿还能力的前提下,适度提前消费不仅不可耻,而且是提振内需的重要选择;二者,看起来2万多孩子贷款消费了,不少人担心消费理性问题,但事实可能要令卫道士们脸红——“从一年多运营情况统计,武汉逾期未还的‘欠贷学生’不足100名”。一个月2万多大学生贷款,一年也才100多人没及时还贷——这个概率,比任何一个成人世界的金融机构的呆坏账率,恐怕都不会高到哪儿去。至于对小额担保公司的指责,连“道德洁癖”都谈不上,只能说是基于身份成见之上的欲加之罪。法律而言,年满18岁就是完全行为责任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不在读大学,这样的“孩子”就是产业工人或新市民,担保公司与他们之间的商业交往,有何需要诟病的呢?

据说因为贷款,不少大学生开始体会到“金融压力”,甚至以打零工的方式来偿还债务。这更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它告诉“社会新鲜人”,生活的酸甜苦辣是怎样的、秩序与规则是如何运行的、责任与权利是怎么相辅相成的……这样的经历,也许比一件看得见的电子产品更像是人生的财富;另一方面,它也激励这些大学生,只有努力奋斗,赚取更多合法财富,才能获得更多的物质享受。这是社会的底线的游戏规则,也是市场的动能所在。

其实,大学生在电子产品上的偏好,若从商业现象的角度看,也许更值得转型期的中国产业审慎思考:为什么我们的产品,不能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我们的企业,果真能抓住这些未来社会消费者的心吗?心平气和地读懂“学生贷款买苹果”的寓言,市场经济这一课,起码才没有白学。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