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天天“3·15”的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www.fjnet.cn?2013-03-15 17:48? 何晨阳?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又是一年“3·15”,每到这一天,各地相关部门与组织或开展打假维权活动,或“高调宣布”查获假冒伪劣商品,或开展声势浩大的集中焚毁假货活动,好不热闹。

这样高强度的“打假活动”固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警醒消费者,惩治无良商家。但想“毕其功于一役”,仅靠一天的活动就改变消费环境,无异于痴人说梦。“3·15”期间维权热、消费维权患上节日依赖症的背后,正反衬出平时维权难的尴尬,这其中,监管部门难辞其咎。

消费者权益保护涉及工商、消协、质监等多个部门,某种意义而言,这些机构肩负着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做“把门人”的职责,功在平时是必须的。群众利益无小事,“集体舞”的形式固然很壮观,但让无力的个体有力,让对维权悲观的个体前行,不正是这些部门的职责所在吗?

要让“天天3·15”成为现实,让消费维权不再患上节日依赖症,重中之重在于政府职能部门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及时曝光无良商家。然而在这一点上,一些监管部门认识不到位,将本该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黑心企业和不法商贩,以某字代替,这些部门平时是如何监管的就可想而知。

要让“天天3·15”成为现实,相关部门还应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一些消费者对消费维权的热心不够,究其原因,是他们认为“不值得”:投诉后有关部门要进行笔录、调查等一系列程序,还需消费者自己取证,如果是房子、车子等大宗商品,鉴定费动辄上千元,最后结果如何,还是个未知数。

“谁主张,谁举证”的传统套路,固然可以避免某些恶意维权,但高成本的维权,却让不法商家钻了空子。因此,各级质监、工商等部门不妨将提前发布消费警示、曝光不良商家等行为常态化,让消费者提前心里有数,相关部门也可以尝试以维权基金的形式,让消费者无忧维权。若真如此,“天天3·15”的梦想便真会照进现实。(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188bet体育_188比分直播-中国竞彩网备用推荐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188比分直播: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188比分直播: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