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谁让孩子成了“电子娃娃”

www.fjnet.cn?2013-02-27 09:38? 艾福梅?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听朋友如此感叹,现在的孩子都成了“电子娃娃”了,玩电脑、用手机、看电视,一样比一样着迷,一个比一个玩得溜!夸张地说,一些孩子看到电脑、手机,眼睛都会发亮。

听到这一感叹,记者感触良多。女儿今年才一岁多,已对手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手机”已成为咿呀学语的女儿除“爸爸”“妈妈”之外说得最溜的词之一。

孩子何时何地开始对电子产品如此感兴趣。记者发现,长辈特别是父母不经意间正成为“电子娃娃”的幕后推手。“别哭了,爸爸给你手机玩”“妈妈忙着,你自己玩电脑去”“妈妈出去了,你一个人在家里看电视,不要到处乱跑”……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语。

用电子产品“打发”孩子成了不少父母自我解脱的捷径。事实证明,用电子产品“随手打发”孩子容易,一旦孩子对电子产品的浓厚兴趣被无意“培养”起来,再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谈何容易。

上网、游戏、拍照、听音乐……现在的电子产品功能越来越“强大”。面对动感十足的音乐、海量的信息、趣味的游戏,不少成年人都难以抵挡其魅力,更何况儿童,指望孩子靠自制有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更多时候只能是奢望。

孤僻、人际交往能力偏弱、影响视力发育……常用电子产品显然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切莫图省事成为“电子娃娃”的推手。如何让孩子享有一个既充满童趣又尽量避免电子产品负面影响的童年?记者认为,除有意隔离孩子与电子产品的接触外,让孩子走出家门是关键。不可否认,现代社会已然成了陌生人社会,居住在高楼大厦里的城市居民,邻居近在咫尺却很少交流,孩子的玩伴少之又少,与电子产品为伴也就不足为奇了。回忆年少时,陀螺、跳方格、捉迷藏……这些传统游戏给记者带来了无数欢声笑语。因此,有关部门及家长应给孩子创造游戏场地、时间,让孩子回归到集体户外游戏中去,真正从集体游戏中获得乐趣。新华每日电讯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188bet体育_188比分直播-中国竞彩网备用推荐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188比分直播: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188比分直播: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