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春晚节目品种不能再丰富些吗?

www.fjnet.cn?2013-02-08 11:28? 陈云发?来源:东方网 我来说两句

2013年(农历癸巳年)央视春晚节目单已正式发布出炉了,看了这张以歌舞为主打的节目单,我马上冒出一个想法:这顿全国性的荧屏“精神年夜饭”,节目在品种样式上就不能再丰富点吗?

今年央视春晚的节目依旧较单调,歌舞占据了大部分时段,就目前公布的节目单看,全部40个节目中,歌舞节目达27个,占了67.5%,其他节目:小品和相声占9个,技巧类(杂技魔术)3个,戏曲1个,还有1个创意器乐演奏。歌舞节目当然热闹,但量过多,一盆一盆同品质类型的菜肴往上端,犹如不断上红烧肉、狮子头、扣肉、大排、脚爪、肉丸子、猪头肉什么的,全是猪肉类的,而鱼、虾、蟹、山菌、海参、鸡、鸭、蛋、鹅的菜肴却没有,这样的宴席恐亦难称丰盛吧?况且,那么多好歌好舞聚在一起,有点火拼的味道,不容易传扬开来,大部分歌舞也就是不断唱、不断蹦蹦跳跳,留不下什么深刻印象。

节目品种样式少,是每届春晚的软肋,今年亦不例外,只是路走黎更狭窄。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文明,其中文艺娱乐的历史也在三千年以上,中间出现过多少文艺样式呵!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又有多少文化娱乐的样式?看一些少数民族特色文艺会演、看“达人秀”之类的个人特艺表演,觉得许多节目是那样的迷人,生活气息又浓,春晚的编导为什么视而不见,只把眼睛盯着歌星舞者?北京奥运开幕式节目就编创了一些展示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节目,是一次向全民族进行文化的教育,达到寓教于乐,春晚为何做不到?把选节目的目光放在歌舞上,省力是省力了,但却颇令人乏味,很不希望把春晚搞成歌星舞者的晚会。

春晚节目的品种样式上过分照顾了年轻观众,而对喜爱传统民族文化样式的中老年以上的农村、小城镇观众的欣赏喜好有所忽视,尤其是民族戏曲及众多曲艺(不只限于相声),这次仅出了一个京剧联唱,剧目还是老掉牙的《智取威虎山》选段,实在是在应景、点缀。现在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春晚是对年轻一代弘扬传统文化的最佳机会,一家几代围坐在电视机前,老一代、中一代要看戏曲和其他传统的、民族的文娱样式,年轻人就不好意思转台,这样就“逼”他们一同看,可以培养他们兴趣,央视就可以为弘扬民族文化干实事,何乐而不为?所以我主张春晚能多上一些戏曲及各民族的文化娱乐样式的节目,在比例上不妨增加到40%左右,歌舞类节目占30%也就可以了。

建议明年春晚在总导演以下多设一些分节目导演,广泛到各地去找节目,把选节目的视野拓展开一点,新创节目着重在体现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底蕴上下功夫,学点北京奥运开幕式节目的创造精神。我在想,明年可否换换总导演,让哈文当顾问,看会不会在节目的品种样式上有所突破?陈云发

  • 责任编辑:唐丽萍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