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起步太急,新交规撞了“黄灯”

www.fjnet.cn?2013-01-05 11:04? 燕赵都市报?来源:燕赵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新规实施,希望人们在规则意识与文明习惯上,再往前进步一点

陈方:从2013年元旦开始,号称史上“最严交规”开始实施。新交规明确规定不得污损牌照、不得开车接打电话、不得闯黄灯、必须系安全带等。安全有道、行车有德、做人有品,说实话,新交规的这些限制“方向”,我觉得对提高驾车人的素养,能起到很大作用。

我就特别反感开车接打电话的人,道路本来就不怎么通畅,你开车慢慢悠悠煲电话粥,不罚分扣钱,确实不够解气。

周东飞:对于新交规,我的感觉,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总体是好的,不足是枝节。

李妍:我对新交规的印象跟两位大体相同,用一句话总结,这次新交规其实就是高标准、严要求,细节决定“成败”。

因为很多以前大家不注意的安全行车细节,都在这次新交规中特别进行了强调,并且形成了具体的处罚条款;所以这次很多车主也不敢轻慢。相信很多人也是专门认真研究了一下法规,哪些开车细节需要注意,哪些行车习惯需要改变,这对整个社会养成一种自觉遵守行车规则,形成良好的交通礼仪,其实是有好处的。

陈方:驾车人的技术问题是关键,但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其实不单单是由技术性问题引起的,恰恰是司机的车德问题。比如乱闯黄灯,开车接打电话、随意加塞等等,“路怒族”为何越来越多,很大程度上是由“无品无德”的司机引发的。

周东飞:严格地说,我们今天所讨论的这些交通新规都不是新的,这次不过是记分标准进行了一些调整。但也正是因为记分标准的调整,引发了人们对于交通法规的重新重视。

说句实话,作为一个驾驶者,我过去对很多规定并不是太清楚。这次的讨论,让我参与进来,反而学到不少东西。我想,这就是新规的价值之一吧。

李妍: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养成良好行车习惯,只依靠个人道德,作用有限。当汽车社会无法体现出应有的文明与规则时,法律尤其是严法就应该去兜底。一方面,它迫使那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逼迫自己去改变;另一方面,它也获得了一些自觉遵守规则与文明的人的呼应。

我们小区QQ群里,不少业主就专门讨论了新规,讨论范畴不仅涉及新规中要求的规则,还讨论了一些我们日常应该自觉遵守的细节。比如副驾驶应系安全带,比如应不让小孩坐副驾驶等,新规中都没有规定,但是人们却从安全、文明、规则等方面,希望自己还有他人能够更自觉地遵守这些规则。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