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兴业杯屏山时评网络征文> 话题 > 正文

“县长门诊”对县域医改的启示

www.fjnet.cn?2012-11-30 23:5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记者:永泰县的医疗卫生现状,在我省县域中有没有代表性呢?

陈烈平:应该说,除了沿海少数发达地区,我省多数县域的情况和永泰类似。这几年我省对基层医改的财政投入大幅度增加,各地在医疗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都有较大改善,但人才和技术仍然是主要瓶颈。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我省最近几年县域医改的情况?

陈烈平:三年来,我省把县域医改当作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县域的医疗卫生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建立和完善了基层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新农合的全覆盖。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基层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步抓好医疗机构软、硬件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对全省基层医疗机构重新核定人员编制,以及实施基层卫生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四个一批”计划,改善了人才缺乏的问题。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实施县级医院综合改革,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能力。

记者:那么,作为长期研究医改的专家,你认为永泰的“县长门诊”,对我省县域医改有哪些启示?

陈烈平:“县长门诊”,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针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体系和流程的“管理学诊断”,着力于“诊治”其运转和机构上的疑难问题,解决医疗的机制体制问题。我认为医改最关键的是完善机制或建立新机制,不单是投入的问题。机制好,才能有效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医疗系统的整体功能。“县长门诊”努力探索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医疗服务模式,注重对一些共性问题的探索,具有较大的可复制性,可以说是一个创新举措,也比较切合贫困地区的实际。其中有些做法、思路和理念,很值得我省县域医改借鉴。

比如,困难地区在推进医改过程中,只要像永泰那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样能让群众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永泰经济不发达,医疗人才也很缺,但他们通过建设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帮扶机制,科学规划、精细运作,在现有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利用了全县的医疗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再如,永泰很注重对群众的健康教育,努力抓防病工作,办了健康自助学校,这个思路也很好。农村地区的医疗任务仍然很重,老人、儿童和妇女的卫生服务需求更强。“治病不如防病”,群众有了一定的健康知识和正确的健康理念,养成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会预防一些常见病、慢性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得了慢性病也知道如何控制,这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减轻农村地区本来就比较薄弱的医疗系统的压力,其实非常重要。

记者: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推进综合医改。那么,你认为,我省未来几年的县域医改,应当如何往这个方向努力呢?

陈烈平:我想应该着眼于进一步夯实基层,从四个方面加以努力。

搞好大病保险。在新农合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以设区市为单位,探索建立省级新农合重特大疾病统筹基金,提高农村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增强群众的抗风险能力,避免出现“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的大病返贫、致病现象。

在全省村卫生所、室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让群众看病更方便更实惠。当然,这在推行与监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具体办法需要认真研究。

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把县医院建成县域的医疗中心,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构建健康档案、医疗保障、远程会诊等为一体的信息体系,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实现医保就医“一卡通”,进一步完善全省基本医保异地即时结算等机制,方便群众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188比分直播:日报)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