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房价跳水”何以引政府不满?

www.fjnet.cn?2012-10-17 12:06? 吴  江?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江苏无锡太湖新城一处楼盘房价从每平米1.6万元跌至6900元。知情人士透露,该价格让位于楼盘旁边的市政府很恼火。该人士称,政府一方面怕低价打乱周边市场价格,另外,政府力推金融街区项目,希望金融街区房价在1万元以上,体现它金融中心的地位。(10月16日《海峡都市报》)

“秒杀优惠”作为一种促销手段,既然很容易便能赚来眼球效应,甚至比打广告还更见效益,商家早已将其用得如火纯青。事实上,既然“只有错买,没有错卖”,假如因为“秒杀价”来得太优惠,便受宠若惊,甚至反而担心商家会因此受损,当然是杞人忧天。

不过,尽管无锡一处楼盘房价从1.6万元降至6900元,只是“限时特惠”,某种程度上,与当下商家的“秒杀型”促销其实并无二致。但是,虽然上述特惠价在“限时”过后已嘎然而止,但房价这次“跳水”所激起的水花,仍然让各方心惊肉跳,难以平静。的确,尽管并非房价集体跳水,而仅仅是“限时特惠”,但是,从1.6万元降至6900元,特惠的幅度如此之大,当然不能不引起各利益方的关注。

的确,尽管只是“限时特惠”的促销,但是,假如放在楼市火爆,一天一个价仍然遭遇熬夜排队争抢的时期,房产商当然没有必要,也毫无理由玩这种“跳水促销”的噱头。从这个意义上说,房价“限时特惠”,即便只是一种“秒杀”促销,也终究是楼市降温的证明。而能让一向高昂坚挺的房价也低下头来,给出优惠,当然也可归之于楼市调控的成效与功劳。

事实上,之所以“跳水”大甩卖,的确是因为这家房地产的母公司近年来资金紧张,不得不四处融资。既然对于商家而言,现金流等同于生命线,那么,资金链压力使得房产商不得不对旗下楼盘降价出货,自然也是商家的合理考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限时优惠”,还是“降价出货”缓解资金压力,尽管房价从1.6万元降至6900元这一“独自跳水”行为的确显得特立独行,但商家其实并未“错卖”。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房价跳水,竞争对手表示关心,对于跳水背后的房产商资金链问题,同为资金链上的信托公司、银行等,给予关注,要说全在情理之中。不过,房价跳水这一市场行为,何以引发地方政府的不满呢?平心而论,这还真不能说是地方政府“狗拿耗子”,事实上,尽管地方政府并非市场主体,但一方的经济环境,宏观市场,显然是地方政府需要关注,并担负责任的。不难设想,给了很多政策和授信支持的金融区,地方政府期望房价能在1万以上,以体现其地位,要说也在情理之中。既然如此,6500元每平米这个砸盘价,会否打乱金融区的规划格局,甚至对当地房地产引发多米诺效应,地方政府的担心以致恼火,要说也并不能说过分。

然而,政府固然对宏观经济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对于具体的微观价格,显然并不能过度干预。恰恰相反,市场经济的前提正是对市场主体的充分尊重,既然资金压力下的降价出货,本是最正常的市场自救行为,当然没有理由因为地方政府的好恶而让市场主体放弃求生本能。具体到房价上,楼市调控固然是地方政府的责任,但假如用地方政府的好恶去影响甚至左右房价,则恰恰背离了调控的初衷,甚至是行政权力的越位。

尤为吊诡的则是,一边却是降价后“很多银行、政府的人来买”,一边是地方政府对房价下降又表示不满甚至恼火,这样的不满与恼火,不仅显得口是心非,是否有抄底之后通过行政权力逼涨牟利之嫌,倒是更需质疑。

一言以蔽之,房价走势即便真要看人脸色,也绝非依从于政府的好恶,而只能市场的脸色。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