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对“网传‘武汉领导暴雨中坐轿’”的冷思考

www.fjnet.cn?2012-07-20 16:17? 毛开云?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两名干部模样的男子,撑伞端坐在一块木板上,在齐腰深的水中被四人护送前行。近日,一则题为“武汉领导出行四人‘抬轿’”的帖子在微博上疯传,引发网友质疑:险情当前,领导怎能如此自私?记者调查了解到,坐在木筏上的两人其实都是武汉市黄陂区疾控中心普通工作人员,因为长时间在雨中浸泡抢险引发身体不适,待资料仪器转移妥当,病人、妇女儿童撤离完毕后,他们才坐上运送病人的木筏离开单位。(7月19日新华网)

坐在木筏上的两名疾控中心的普通工作人员,本来是抢险完成顺便坐上消防官兵的木筏正常离开单位,却被网友质疑为“领导出行,四人‘抬轿’”。分析原因,一方面是网友恶搞,在网上胡乱发言、瞎起哄;另一方面也说明,网民对领导有误解和不解,似乎领导出行都是前呼后拥、常常“坐大轿”。

当前是自媒体时代,网络是自由的,但自由是有限度的,网友在网上乱发言、瞎起哄,实在不应该。但是转念一想,网友为啥会对领导形成这样一种印象,确实值得反思。

古人说过,亲眼所见不一定真实,此话不假。当下,网民常说“有图有真相”,而实际上,“有图”不一定“有真相”。之所以出现“领导出行,四人‘抬轿’”之错觉甚至是谣言,完全就是受到了“有图有真相”这种定势思维的影响。

如何避免出现类似事件,一方面,公开是最有效的办法,假如有关部门把当事人的真实身份一一公开,邀请网友与官方一起查证事实,“领导出行,四人‘抬轿’”的谣言不攻自破。另一方面,网民发帖发言、转帖评论要多动脑筋,不能信口开河,见风就是雨、拣到封皮就是信,这样既会伤害当事人,也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当然,假如有一天,网友看到类似图片,不再是“领导出行,四人‘抬轿’的质疑和诘问,而是“领导抢险辛苦了,早该回家歇歇了”的理解和敬佩,那该是多么美好、多么和谐的一幅图景。而这幅图景,需要网友和领导共同描绘,尤其是需要领导作出实际行动,改变网友的一贯看法和定势思维。这一天或许很遥远,但是值得憧憬,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