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21名省市状元读港大是一针清醒剂

www.fjnet.cn?2012-07-09 16:46? 叶祝颐?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内地尖子报读港校热潮持续,香港大学今年录取状元数目更创下历史新高。港大6日率先发布新学年内地收生结果,今年共接获逾1.2万名内地生申请,最终取录363名考生,包括多达21名“省市状元”,为历来最多。另随着香港落实大学4年制,港大内地生全额奖学金金额相应调高,获奖尖子最多可获4年共64万元(港币),支持在港学费、宿费及基本生活开支。(7月8日中国新闻网)

随着高考成绩公布,香港高校在内地的录取工作迅速启动。考生进入香港大学等香港名校最高将获得64万港币的全额奖学金,这对高考状元具有较大的诱惑力。高考录取工作开始补救,那么多状元奔香港高校而去,就是佐证。此前,坊间就有“港大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大学”的议论,原因就是香港大学频频从内地大学挖走优秀师资和生源。如今21名“省市状元”放弃内地名校,奔香港大学而去,看着香港高校到内地挖墙角,我们对内地大学的未来难免会产生一些忧虑。在我看来,香港高校多次到内地“抢生源”,挑战了内地名校的优越感,其实也是给温水中的青蛙——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注射了一针清醒剂。内地名校应该感谢拿高额奖学金“抢生源”的香港高校才对。现在的问题是,内地大学应该如何继承和保护自己的优秀传统及品牌价值?香港高校“抢生源”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香港高校“抢生源”是社会价值多元化的体现。香港高校对内地尖子生伸出了全额奖学金的诱人橄榄枝,再加上良好的就业预期与较高的薪资待遇,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放的教育氛围。这些都是香港大学的魅力所在。比如迈克尔·杰克逊去年成为面试考题,就是香港大学开放教育理念的一个缩影。

另一方面,内地就业形势严峻。尽管北大在晒富豪,清华在晒政要。但是,北大毕业生卖肉、穿糖葫芦、当陪聊,大学生杀猪、承包公厕之类的报道一定程度上动摇了考生对内地大学的信仰。而且,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招生制度与连年扩招政策,让大学生源质量、教育质量受到质疑。与香港高校相比,内地大学的教育模式、管理理念显得滞后。此外,内地大学也不可能像香港高校那样给尖子生提供数十万元的奖学金与补考机会。

正如有网友所言,“像北大清华这样的高校集中了很多人才,占用了很多资源,但由于学术氛围不够,北大清华现有的管理模式很像官僚体系。”北大前不久被曝仅校长助理就达11人之多,就很难说明这个问题。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大学之谓,非大楼也,乃大师也”。毋庸讳言的是,近年来,内地大学房子越盖越豪华,但是普遍有精神失落的倾向:大师难出、学术腐败、竞争缺失、官僚主义,这些都制约了大学的发展与变革。有人把大学变成某些人沽名钓誉,追求金钱、官位的工具。大学校长与院士陷入抄袭门漩涡就是佐证。大学精神的关键应该在于追求真理、笃实学术、教授治校,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些正是内地大学的弱项。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大学的毕业生都没有就业特权,任何大学都会有压力,谁也不能不例外。“北大清华被扫为二流大学”的议论也好,香港高校的挑战、美国大学的入侵也好。尽管让内地名校在面子上不好看,但这些只是内地大学的阵痛,如果这种挑战能让清华北大这样的内地名校从阵痛中清醒过来的话,也不失为一剂良药。

如果没有挑战,内地名校可能还躺在自己制造的功劳簿与荣誉榜上沾沾自喜。其实,那是温水煮青蛙,让内地名校在温水中不断功能退化,最后与一流大学的距离渐行渐远。香港高校的挑战,就像开水烫青蛙,给长期在温水中享清福的内地大学注射了一支清醒剂,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多掌握一点自救的本领,虚心向人家学习,推进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共同进步。这才是正道。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