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灾害预警,谨防手段现代化而工作简单化

www.fjnet.cn?2012-07-09 15:23? 徐云鹏?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6月28日6时许,四川省宁南县白鹤滩镇矮子沟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此前10多个小时,有关方面已经发出预警,矮子沟沿岸村民全部撤离,无一人死亡。蹊跷的是,住在沟内一处职工宿舍的三峡公司白鹤滩水电站前期工程施工人员及家属却未能幸免于难。目前已确定14人遇难,26人失踪。(7月9日《新京报》)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诚所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面对同样的地点,同样的灾害,矮子沟沿岸村民全部撤离,无一人死亡,而进驻该地施工的三峡公司白鹤滩水电站前期工程施工人员及家属却伤亡惨重。为什么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一句话,成于灾难预警,败于灾难预警,天灾源于人祸。

对于宁南县国土资源局在灾害前10多个小时内发出的预警信息,当地政府立即启动灾难应急预警方案,有序组织村民全部撤离。而白鹤滩工程筹备组接洽人接收后却随手删掉了,一条逃生渠道就此掐断。三峡公司也发出了预警信息,但施工局收到短信的3个副局长,一个在外地出差,睡着了没看到,另两个说根本没收到短信。灾害预警失灵,大难临头自然在所难免了。

显然,此次泥石流灾害中,暴露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因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手段现代化而带来的防灾工作简单化问题,不容小觑。其一,缺乏防灾的意识和心理准备。白鹤滩工程筹备组接洽人称预警短信“没意义”,既说明他个人防灾的安全意识匮乏,也说明施工队进入白鹤滩工地后,对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并不了解,更谈不上有什么应急防范预案;其二,防灾工作不到位。白鹤滩工程筹备组接洽人收到预警信息后称其没有防汛职责,没有义务转发,这可能是大实话。接洽人就是工程准备工作牵头的负责人,自然负有确保人员安全的责任。他说自己没有防汛职责,这说明上司没有交待过,自己也没想过,防汛工作被撂荒了;其三,预警信息模糊不清。比如宁南县国土部门发给各乡镇的预警短信,既没说明灾害发生的紧迫性和严重性,也未明确灾害可能发生的地点,更未提出组织人员撤离的强制性要求,被“外地人”当作一般公用气象信息而不重视也在情理之中;其四,预警手段单一。虽然现代传播技术的应用拓宽了灾难预警信息发布的渠道,比如电话、手机短信和广播电视等手段的运用,让预警信息的传播更加迅捷广泛。但是传统的打钟敲盆、挨家敲门、逐户检查等“土办法”仍然实用,不该丢弃。尤其是村民的向导作用更不应忽视。

每一次巨大自然灾害中都隐藏着沉重的人祸,相关人员安全意识缺乏、粗心大意和麻木不仁的态度,是导致“矮子沟特大泥石流灾害”的元凶。在这次泥石流灾害中,手机短信成为地方国土部门和三峡公司实施灾害预警的唯一方式,至于这些短信到底发给谁了、收到没有、是怎么落实的皆无下文。事实上,许多遇险的施工人员都是由于当地村民组织撤离,才免遭灾难的。

现代通信和传播技术的应用,为发布预警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是手段现代化不能取代防灾工作的具体化、精细化,必要的工作程序也不能简化。预警短信发出了,并不意味着就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预警短信接收了,也不等于就有效落实了。让预警信息落地到位,还应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做好。比如亲自打电话进行确认,询问灾情发展情况,并对防范工作做出部署和指导,派人到现场具体抓落实。总之,相关部门和领导一定要进行动态跟踪,保持上通下联,强化末端问效和落实,保证不落一人,不留死角。而短信发出了事,是对员工生命安全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

夏季是自然灾害的多发期,且有突然迅猛猝不及防之势。各地如能都以“矮子沟特大泥石流灾害”为教训,深刻反省自身,认真查隐患排险情,建立健全灾害预警机制,实乃是为民众造福也。切记:防灾短信不能一发了之!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