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食品安全危机不除,政府监管就难辞其咎

www.fjnet.cn?2012-06-19 07:15? 于文军?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6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接受新京报采访表示,很多人把所有的食品安全问题全部归因于政府监管失职,这是不全面的。食品安全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不是政府监管出来的。近些年,我始终强调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企业,如果企业不讲诚信,政府投入再大人力物力,也监管不过来,而目前的社会舆论是任何事情都该由政府负全部的责任。(6月18日《新京报》)

陈院士说得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企业讲诚信,把食品安全放在心上,我们就不会为食品安全危机担惊受怕了。那样一来,政府监管部门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这种观点也未免太理想化了吧。现实是,有些食品企业有人味,有良知,但是,还有相当数量的食品企业良心被狗吃了,它们身上已经不流淌道德血液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追逐利润最大化,它们什么缺德事都敢干,不惜铤而走险。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监管部门不管行吗?寄希望于企业,是乌托邦性质的理想化看法,很不现实,只能让人理解为政府监管部门不作为的推辞,只能招骂!这样的政府还是百姓的“公仆”吗?纳税人的钱养这样的政府有何用?

必须看到,在企业面前,消费者的力量是弱的、分散的,根本不具有与企业博弈的实力。政府代表着消费者的利益,具有与企业抗衡的强势,这也是强调政府监管的一个重要理由。事实表明:各地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背后都有政府监管部门不作为的影子。只要政府监管部门重视起来,动真碰硬,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就会少一些。试想,如果政府监管的手段很强悍,对那些不良企业该关门的关门,该罚的就罚他个倾家荡产,那些不良企业还敢屡教不改吗?

陈院士说的管不过来的情况确实存在。然而,管不过来暴露的是监管方式不科学、需要改进的问题,不是政府监管部门不作为的理由。我们现在的监管大量沿袭传统落后的方式,肯定监管不过来,必须考虑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来解决管不过来的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不是政府部门管了,管不过来了,而是管得不够,相互推诿,能不管就不管,甚至官企勾结,权力寻租,当“保护伞”。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