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后高考时代”呼唤毕业文化

www.fjnet.cn?2012-06-13 10:22? 徐  娟?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高考结束,不少考生以彻夜唱歌、喝酒、泡网吧等各种形式宣泄压力。昨日,武汉蔡甸一考生因两天两夜在外狂欢,导致阑尾炎发作晕倒街边花坛,幸亏被路人及时发现送医。(6月12日《武汉晚报》)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考生骤然间从巨大的备考压力中解放出来,心理和身体都需要一个调适过程。近几天来,媒体报道了不少考生的宣泄方式:有拉帮组团去唱KTV,在音乐中“吼”出之前郁积压力的;有通宵达旦上网玩游戏、看电视剧的;有扔课本、撕校服,以此与高中时代挥手作别的,等等。作为高考的过来人,笔者理解这些毕业生的心理情绪,但对他们的一些过度宣泄行为也心存忧虑。

目前,社会对高考过于重视,使得考生压力很大,一定程度助长了他们考后放松甚至放纵的情绪。据心理专家统计,高考结束到大学录取这段容易被忽视的时间里,60%至70%的考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近20%的考生会因为过分焦虑而影响了日常生活。一些高中毕业生过度宣泄以及由此产生的乐极生悲事件,暴露出我们在培养学生情感合理表达方面的教育短板。

高中毕业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缺乏应有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在不受约束的环境里,做出一些过度的宣泄行为,不能单纯以道德标准来评判。但作为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要有提前预见的意识,指导毕业生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引导他们合理疏导情绪,理智释放压力,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营造“毕业文化”。

当前社会上面向毕业生的活动并不多,学校对毕业生几乎没什么管理。因此,在高中毕业到大学入学这段“真空期”里,为毕业生营造毕业文化就很有必要。毕业文化是指以学校和家庭为主,社会各方面共同配合,针对高中毕业生的特点,组织他们开展一些回忆校园生活、感恩回报母校、了解接触社会的相关活动。比如,让毕业生们组织策划毕业晚会、同学聚会,开展祝福母校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在建项目、希望小学,实地体验一线工作人员的辛劳;开展亲子游,深化和延伸所学的地理、历史、人文等知识;引导毕业生把课本、学习资料和日常生活用品捐给低年级同学和困难同学,等等。这些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和有规律的适度放松,不仅可以使毕业生过剩的精力有一个健康的出口,给今后的人生留下美好的回忆,更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高中向大学的过渡。

正如一位心理学专家对“后高考时代”寄语的那样:“当学习不再是一种义务而成为一种享受,当世界不再只有高考而向各种意义盛开,当思考不仅局限于知识而回归到事物本身,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丰富多彩。”我们希望浓厚的毕业文化尽快建立起来,给广大学子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