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城里树木为何总是“长不大”

www.fjnet.cn?2012-05-30 09:09? 李  妍?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南京机场路两侧的上百棵香樟树被挖掉,然后花七八十万元移植一批新的香樟,此举遭网友质疑。对此,为该工程立项的雨花台区住建局局长程道伟称,主要是旧树基本没用了,“这批旧的香樟在当初建机场路时就已经种下去了,十年了,到现在还是这么小。”(5月29日《扬子晚报》)

记得去年,南京曾发起过轰轰烈烈的“护树运动”。“护树”的事发背景,是为给“修路”让路,梧桐树持续几年遭砍伐,给这座城市带去了深重的生态与人文灾难。世易时移,梧桐树风波已过,香樟树移栽却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不过,与梧桐树的命运不太一样,香樟树的移栽,似乎更像发生在普通城市里惯见的风景:因为旧的香樟长不大,所以需要再花七八十万元,移植一批新的香樟。这种植物“更新换代”的逻辑,在城市绿化造林的进程中,似乎是最正常的风景。

最正常的风景却逃不开最常识的诘问:我们的树木为何总是长不大?也许,一切正如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城建专家所言:“移一棵树费用是种一棵树的三倍”,“被移走的树木,施工方可以再卖给其他需要种树的项目。这个利益链,催生了频繁移树的现象。”

总有一种病症,让城市里的树木难以长大。这不仅有土壤问题,更有一种利益链在调控着树木的生长速度:要么让树木囿于技术原因永远长不大,要么把长大的树木移栽出去,生发出更多利益,种植上的新树苗,则等待着下一轮移栽循环的来临。周而复始的“移栽翻新”,成为城市建设的顽症。

都说“十年树木”,但十年前种下的树木,却因为“长不大”,早已不知流落何方。重新种树,无法等同于“新生”,却意味着毁掉“过去”。我们不知道,这种“移栽翻新”的折腾,何时会划上句号。原以为在老树下可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没人能说准,推土机会不会伸到了树根下。长不大的树木,就像长不大的城市,我们该到哪去回味城市的历史?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