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应聘者落选果真因为“性格内向”?

www.fjnet.cn?2012-05-10 16:46? 徐云鹏?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去年10月16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青海监管局(简称“青海保监局”)公开招录6名公务员。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保险专业的黄红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考试、面试和体检,面试成绩和总成绩排在该局“专业监管岗位”第一名。就在她满心欢喜准备上岗的时候,接到了该局人事处的电话,“我被告知‘岗位匹配度不够,理由是性格内向’,被取消录用。”和她一样在最后关头还有两位因年龄和协调能力被取消录用资格。(据5月10日《中国青年报》)

梦想成泡影,欢喜一场空。性格决定命运,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著名论断,在黄红身上再次应验了。确实,一个人的性格将影响他看人看世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而左右其交际关系、婚姻选择、生活状态、职业选择以及创业成败等等,从而根本性的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但是,从2011年11月12日青海保监局发布的招考公务员公告来看,青海保监局对这次招考的岗位要求共有四条,前三条为硬性指标,为职业属性、学历、英语成绩和专业要求。第四条是“具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其他不限”。显然,该要求并未对“岗位匹配度”做出明确的要求,因此以“性格内向”取消应聘者的录用资格,显然不能让人理解。这个理由不仅黄红认为“实在太荒唐了”,稍有一点智力的人都会觉得其中恐怕有“蹊跷”或藏着“猫腻”。

顾名思义,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全国商业保险的行政主管部门。其工作人员所从事的是具体的监管工作,而不像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也不需要整天满嘴跑火车般的到处去游说出售保险产品。因此,对于保监局这样的专业岗位,应该首先着重考量的是应聘者人格人品的健全,而不是着眼“岗位匹配度”,看其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这似乎多此一举。唯有人格健全,品德高尚,方能胜任监管工作。

美国作者莱利在《内向者优势》一书中指出,性格内向是人的一种个性特征,它与害羞或孤僻的人格特征不同,与疾病无关。与性格外向的人相比,性格内向的人的优势在于:善于保存精力,具有独立思考、高度集中注意力、创造性地工作的毅力和能力;喜欢深度,善于深入地钻研问题,对某一问题深入性的探讨甚于宽泛性的追寻;他们是从自己的内部世界获得精力,与人们对性格内向的人的刻板印象相反,他们并不一定就是安静或孤僻的,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在自己的头脑内部。一般说来,性格内向的人比较适合从事管理、销售、技术等工作。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