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温和质疑 有态度才有力量

www.fjnet.cn?2012-04-19 08:52? 邓  为?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今年青岛政府启动了耗资40亿元的“增绿行动”,要打造森林城市,第一个月便种下了180万棵树。质疑种树工程的市民,有人谩骂有人撒气。然而青岛80后姑娘潘琦,却以普通市民身份,在施工现场调查树的成本,用合法手段温和地质疑着决策。(4月19日《华西都市报》)

“增绿行动”这样耗资巨大的工程项目,虽然确有增绿、环保之优点,但也有形象工程、铺张浪费之虞。更何况这样的工程决策,并未征求市民意见,其优劣利弊,也未经充分的公平博弈。这些,都是造成抱怨、不满,甚至谩骂的原因。

当然,用愤怒、抱怨之类来表达不满和质疑,俨然是惯常思维,这样的坊间舆论,虽有尖锐和应者云集的汹涌,但难免失之理性,被偏见挟持。实际上,如果任何质疑,都这么气势汹汹,对质疑者和应答者来讲,剑拔弩张的结果,会使理性被虚置,这显然不是好事。

质疑是民众的权利,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质疑也应有边界,即接受规则或程序约束,也只有这样,质疑才能更显文明和尊严。潘琦的质疑方式,不是对不能接受现象大声呵斥,也并非自我感觉真理在握的当头棒喝,更不是面对失望与遗憾时怒发冲冠。

这样的质疑方式,因为不再咄咄逼人,不再裹挟着愤怒和敌意,一方面可以使职能者更易接受,建立起有效和可靠的互信;另一方面,则可以唤起更多参与精神,让更多人学会理性表达。比如,在潘琦之后,有更多的青岛年轻人行动起来,拍照调查,详细核实。

温和质疑,有态度才有力量。改变自己,便是行使自己的权利,有这样的态度,有切实的行动,才会有不错的开始。而温和地质疑,则是行使自己权利的最好选择。因为温和,质疑不再是愤怒的宣泄;因为温和,质疑就会成为规则下的诉求;因为温和,便会少了些猜忌和冷漠,求同存异便有了基础。

尽管潘琦温和质疑目前还没有更进一步的结果,但其被广大网民支持和声援的举动,无疑是温和质疑得以继续前行的不竭动力。有关部门应抱着客观和善意的态度,回应质疑与诉求,如此方能使公众与职能者之间的断裂得到修补。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